“村长,那这三只野兔咋整啊?”一个村民大声问道。
众人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到了刘善学身上。
刘善学微微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这三只野兔确实不多,全村一共两百多口子人,三只野兔撑死了也就十六七斤的样子,分下来只怕每人连牙缝都塞不满。”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开始议论纷纷,讨论着野兔的分配方法。
有人提议按家庭分,但很快就被其他人否定了,因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大家庭分到的多,小家庭分到的少,不公平。
有人提议抽签决定,但又觉得这样太随机,不一定能让最需要的人得到。
最后,大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决定架上大队部好久没用的锅,烧上三大锅汤。
肉就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人就喝点汤算了。
这个决定顿时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人去打水,有人去捡柴,有人去清洗野兔,更多的人则是返回家里,去拿等会用来喝汤的碗。
不一会儿,大队部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锅架起来了,水烧开了,野兔被切成小块放入锅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围在锅边,眼中充满了期待。
当兔肉煮熟后,村里的干部们小心翼翼地把肉分给了老人和孩子们。老人们接过兔肉,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孩子们则兴奋地拿着兔肉,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而大人们则围在另外两口锅边,等待着喝汤。
虽然没有肉,但汤的香气也让他们感到满足。大家一边喝着汤,一边谈论着村里的事情,气氛也逐渐融洽了起来。
将三口大锅里的野兔汤分食完毕后,村民们开始纷纷散去。
刘善学看着村民们离去的背影,心中还有些担忧。
他知道,自已大侄子的事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以后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他必须要时刻关注村里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确保村里的稳定和发展。
刘华强早就在众人讨论该如何分配那三只野兔的时候,就离开了大队部的广场。
他可没有兴趣和两百多口人去分那三只野兔,本来就没有什么油水的野兔,再炖上满满一大锅汤?
刘华强想想都感觉嘴里能淡出个鸟来!
哼着小曲回到家里,太阳已经完全落了山。
爹娘和两个姐姐早就已经从四九城回来了,爷爷刘孝感和奶奶李淑芬也已经过来了。
母亲赵秀兰听到开门声,站在堂屋的门前就喝骂道:“小兔崽子,你让我们早点回来,你自已却回来的这么晚。你老实告诉我你干什么去了?是不是进深山了?”
刘华强无奈的摇摇头,随后快步走到屋里,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股脑的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