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重生之大明蓝玉 > 第12章 多日准备为授艺(第2页)

第12章 多日准备为授艺(第2页)

"奴婢到时,蓝公子正在演武场练箭。一箭射下一根柳枝,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柳枝完好无损。看得出来,他是在认真准备教导皇长孙的事。"内侍顿了顿,又道,"而且蓝府上下都说,这些日子蓝少爷判若两人,今日天不亮就起来练箭,为的就是要把这门功夫教好。"

"哦?"朱标露出感兴趣的神色,"看来这孩子是用了心了。"

"是。"内侍应道,"小人觉得,蓝公子这般转变,或许真能担当得起教导皇长孙的重任。"

朱标轻轻颔首,心中思忖,蓝府与东宫本就有姻亲之谊,蓝斌如今又一改往日顽劣,这两日为教导皇长孙更是用心准备。雄英与蓝府亲近亲近也好,毕竟蓝玉在军中威望日盛,将来雄英若想掌控军队,离不开蓝府的支持。

"你下去吧。"朱标挥了挥手,"这些日子要多留意蓝府的动向。"

"是。"内侍应命退下,心中暗道:看来殿下对这位蓝公子也是寄予厚望啊。

接下来两天,蓝斌都在演武场勤加练习。每日从晨光熹微练到日影西斜,不仅要保持自已的箭术精准,更要细心规划如何教导朱雄英。那把特制的弓箭已在皇长孙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这位年幼的储君对射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皇长孙对这门技艺如此向往,那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教授箭术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自已的理念。

蓝斌深知,自已教导朱雄英时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示范,都会通过东宫内侍传到朱元璋耳中。若能在授艺的过程中展现出过人的见识和深远的谋划,必然能改善朱元璋对自已的看法。日后再救下朱雄英和马皇后,到那时,再对自已的转变进行合理的解释,那么基本就能取得这位多疑的洪武大帝的信任了。

第二天戌时,杨师傅三人如约送来了新打造的弓箭。明日就要去东宫,蓝斌迫不及待地试了试这把新弓。三位匠人果然手艺精湛,这把弓与送给皇长孙的那把可以说是几乎一模一样。从柘木内层配精钢片的复合结构,到弓臂上的龙鳞状导向纹与刻度,再到准星框的设计,处处都严格按照原样打造。虽说手工制作难免有些细微差异,但丝毫不影响射柳时的手感和准度。

为了确保明日授课万无一失,蓝斌连夜调试这把新弓。他不断尝试各种角度和力道,反复验证每一处细节,直到四更天才心满意足地歇息。躺在床上时,他却越想越觉得今天的练习还不够完善,有几个细节还可以做得更好。思虑再三,他决定天不亮就起来继续练习。

赴东宫前的这个清晨,天还未亮,蓝斌就已经起身。他要趁着去东宫前,好好和这把新弓继续磨合。将射柳架摆在不同距离,一支支试箭,每一箭都要确保无误。十步、二十步、三十步,由近及远,渐次练习。有时还特意加大力道,看看弓身的承受程度;有时又刻意改变角度,试试准星框的灵敏度。

郑福在一旁看得直摇头:"少爷,您昨夜歇息得晚,今早又起这么早,也太辛苦了。"

"无妨。"蓝斌又搭上一箭,"教导皇长孙是大事,马虎不得。"

正当蓝斌专注练习之际,东宫派来的内侍早早就到了。蓝斌简单梳洗更衣,换上一身月白色劲装,既庄重又便于动作。他将昨晚三位师傅新打造的弓箭用红绸细细包好,交给郑福拿着,这才跟着内侍往东宫去。

一路上穿过重重宫门,内侍引着蓝斌往东宫方向行去。虽说不是第一次入宫,但这次却与往常不同。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心中不断回想着这些日子准备的教学细节。

来到东宫,内侍先将蓝斌引到书房外。"请蓝公子稍候,奴婢这就去禀报太子殿下。"

不多时,内侍出来传话:"太子有请。"

蓝斌整理衣冠,跟着进了书房。只见太子朱标正在批阅奏章,见他进来,放下朱笔,温言道:"雄英这些日子一直惦记着要学射柳,今日总算得偿所愿。你且按自已的想法教导就是,不必过于拘礼。"

"是。"蓝斌恭敬地道,"小臣定当尽心竭力。"

"去吧,"朱标点点头,"雄英已经在演武场等着了。"

内侍引着蓝斌往演武场去。走在抄手游廊里,远远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场中来回走动,正是朱雄英。见到蓝斌来了,立刻跑了几步,但很快又想起自已的身份,放慢脚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