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的面容略显憔悴,苍白如纸,声音也带着几分沙哑,无力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阿娘没事,一切都挺好的。”
小丫头年纪尚幼,却也敏锐地察觉到阿娘的不适,眼中满是担忧。
“阿爷,我听到瀑布的声响了,就在那边!”长孙无忌兴奋地抬手一指,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期待。
“嗯,想必是快到了。”长孙晟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了些许。
竹里馆地势颇高,马车无法通行,因而每次萧皇后前来,都只能在距竹里馆不远处停下,然后徒步前行。
待马车停稳,长孙无忌迅速掀开帘子,欢快地喊道:“阿娘,我们到地方了!”
观音婢从车厢里探出小巧的脑袋,眼中满是好奇,脆生生地问道:“阿兄,这是哪儿呀?”
“这里是终南山中。”长孙无忌一边笑着回答,一边将观音婢抱下马车。
长孙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高氏下车,关切地说道:“夫人,小心脚下。”
“阿郎,不碍事的,这么多年都是如此。”高氏扯出一抹勉强的笑容,神色间透着几分疲惫。
“孙思邈老神医在此,夫人的病,老先生定有法子医治。”长孙晟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期待。
高氏微微点头,轻声叹道:“但愿如此吧。”
“阿爷,马车停在这儿没事吗?要不要我留下来照看?”长孙无忌仰头询问道。
“此处人迹罕至,鲜有人来,无妨,一起过去吧。”长孙晟说道。
小小的观音婢好奇地张望着四周,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奶声奶气地说道:“阿兄,我要自已走!”
“好。”长孙无忌依言放下观音婢,牵起她的小手。
“这地方真美,老先生可真会挑地儿。”高氏环顾四周,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只是那笑容中仍难掩病容的黯淡。
“唐国公说这竹里馆并非老先生的,而是萧然萧少卿的……”长孙晟将情况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阿爷,那是什么呀?”观音婢突然伸出小手,指向不远处。
“九娘,那是松鼠。”长孙晟低头看着女儿,眼神中满是宠溺。
“哇!小松鼠跑得好快呀!我都没看清楚!”观音婢惊叹道。
“改日阿兄给你抓一只,好不好?”长孙无忌笑着哄道。
“嘻嘻,嗯呐嗯呐!”观音婢高兴得走路都一蹦一跳的,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鹿。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了一段距离,待靠近瀑布时,竹里馆的小院便映入眼帘。
“阿爷,到了!”长孙无忌指着前方,兴奋地喊道。
“嗯。”长孙晟搀扶着高氏缓缓靠近小院,看到门口的诗,不禁赞许地点了点头,只觉这首诗置于此处,极为应景。
靠近小院,只见孙思邈正专注地捣鼓着药材,身旁的萧若颖和静姝手脚麻利地帮忙递着工具。
李秀宁和萧然手持长枪,正在切磋比划,招式凌厉。
李世民则独自在瀑布旁,神情专注地打着军体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
马棚里的马匹和小毛驴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一群鸡鸭鹅在草地上欢快地觅食,叽叽喳喳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
这样的环境还有和谐的氛围,让人看着就喜欢,心情也好了不少。
“萧少卿!”长孙晟站在院门口,高声呼喊了一声,声如洪钟,打破了小院原有的宁静。
刹那间,院子里的萧然、李秀宁等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齐齐将目光投向门口的方向。
只见长孙晟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身姿挺拔却难掩岁月的痕迹,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眼神却透着一股矍铄。
他身旁的高氏,面容略显苍白憔悴,身形略显单薄,在丈夫身侧静静地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