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阿爷说的。”李秀宁聪慧过人,也猜到了其中缘由。
只是长孙晟不好意思让李秀宁带去,竹里馆是萧然的地盘,询问萧然自是更为合适。
如此一来,长孙晟便算欠了萧然一个人情。
萧然心中默默想着,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很小的时候长孙晟便会去世,而后被家里人赶出家门,兄妹俩只能前往舅舅高士廉家里相依为命。
也就是说,长孙晟的时日已然不多了。
“小郎君,你可听说过‘一箭双雕’?”李秀宁突然问道。
“听说过,就是这位长孙将军吧!”萧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这个成语典故,知晓主人公便是长孙晟。
心中暗叹,这长孙晟可真是一位神人。
“没想到小郎君也知道,这个世伯百步穿杨,射箭技术出神入化,常人难以企及,到时候小郎君若是有机会,不妨向他请教一下。”李秀宁笑着提议道。
“三娘说的对,之前差点忽略这个问题。”萧然经李秀宁这一提醒,顿时觉得这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哎,可惜了!”萧然微微叹了口气,神色间满是惋惜。
“小郎君何出此言?”李秀宁见状,不禁一瞪眼,眼中满是不解。
“我看这位世伯,时日无多,也就三五年了!”萧然语调低沉地说道。
“嗯?”李秀宁面露惊色,“这……应该不至于吧!”
“可惜了,长孙世伯乃是大隋第一智将,他虽未曾指挥大战役,但其影响力却丝毫不小。他对突厥这些部落了如指掌,犹如一本活的兵书,他一个人的作用,可抵得上千军万马。”萧然神色凝重地说道。
李秀宁轻轻摇头,“我知晓世伯军事本领不差,却没想到竟会如此厉害。”
“他在北方斡旋突厥部落的关系,使得中原地区所承受的压力大幅减小,百姓们无需时刻担忧北方的威胁。”萧然缓缓说道:“若这个世伯还在,日后天下大乱,突厥南下之时,形势或许会好上许多。”
长孙晟多次出使突厥,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分化瓦解突厥。
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这一策略结合隋朝的实际情况,运用发挥到极致,为隋朝治理突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孙晟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二十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隋文》收录有长孙晟的表奏五篇,全部是针对分化瓦解突厥的策略。
这是最早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
萧然心里盘算着,这位如果不死,隋末的时候,他要是帮女婿李世民,那大唐面对突厥的压力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