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天壤之间有王郎 > 第39章 五斗米教(第2页)

第39章 五斗米教(第2页)

所以他还是将刘桃棒喊了过来,问道:“让你去监工,怎么尽做些传道的事?”

“郎君扩建城池,为他们提供粮食,不就是在传道吗?”刘桃棒并不觉得自已是自作主张。

五斗米教确实有设立义舍,给穷人提供食物的传统,这正是它能吸引底层百姓的原因之一。

但王凝之明显不是这个意思,“胡说,他们如今在我治下,我自然得管,这和教义没有关系。”

刘桃棒愣了下,很快又道:“有什么区别,我与他们说了,郎君就是我们的祭酒。”

五斗米教不设官吏,祭酒就是信众的管理者。

王凝之一时和这个憨憨解释不清,他总不能说自已不信教了。

五斗米教不仅在穷人间极受欢迎,在世家大族也有不少忠实的信徒,比如王凝之父母所在的琅琊王氏和高平郗氏,都是道教世家。

在东晋上层社会,五斗米教因为奉《道德经》和《老子想尔注》为经典,与热衷玄学的世家子弟有了共同的话题,再加上修道成仙的诱惑力,故而吸引了大批士族。

所以王凝之在穿越之后,表现出来的只是不像以前那么狂热,但并没有与五斗米教做割裂,那样是自讨麻烦。

打发走刘桃棒之后,王凝之开始思考这件事的影响。

百姓信不信教这事,他是不在乎的,但当下的情况有些微妙,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聚集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方,还外临大敌,很容易失控。

郭敬一直在边上旁听,此时见王凝之有些苦恼的样子,问道:“郎君在担心什么?”

“没什么,”王凝之怎么会和一个孩子探讨信仰的问题,随口问道:“你是教徒吗?”

郭敬摇头,“我不是,但我阿娘是,经常会给我们祈福。”

“你觉得祈福有用吗?”

“我不知道,也许有,反正现在确实比之前好。”

王凝之有些头疼,这真是没法说了,只能交代郭敬有空多去流民中转转,发现异常及时和自已反馈,他是不敢再相信刘桃棒了。

百姓信教可以,但用教义管理百姓不行,这是王凝之的底线。

大雪过后,新城的建设停了下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

王凝之每日都在两城之间走动,不少流民只能窝在干草之中,一家人挤在一起取暖,连出门取粥都成了件困难的事。

施粥点已经打散,覆盖了整座小城,但仍有不少老弱妇孺没能熬过去,往城外运送尸体的小车一趟接着一趟。

王凝之选了几处大宅,在里面燃起篝火,煮粥的同时,也让部分流民转移进去,轮流靠近火堆取暖,但不能保证十二个时辰都燃着。

木柴的供应是很大的问题,人太多了,之前积攒的干柴根本不够。

食物也是如此,他只能按量施粥,而不是让大家吃饱。

虽然吃饱了更能御寒,但冬天还长着,下一次的收成更远。

最困难的时候,王凝之走出太守府,和百姓们一起坐在火堆旁,大家都不说话,默默地看着往上窜的火焰,听着木柴的噼里啪啦声。

篝火上的大锅里煮着粥,腾腾地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