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谁来拯救德意志 > 第109章 渐燃的引信(第2页)

第109章 渐燃的引信(第2页)

“奥斯曼,奥斯曼帝国发生政变了!”

“什么?!”

“根据驻奥斯曼德国大使的报告,大批青年军官与奥斯曼知识分子参与其中,情况相当不妙。。。。。。”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YoungTurkRevolution)。

由奥斯曼帝国的年轻军官组成的“联合进步委员会”(CUP,itteeofUnionandProgress),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青年土耳其党,为了推翻暴君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而掀起了这场革命。

这场让全球掀起“青年抵抗运动”热潮,甚至让“青年土耳其党”一词广为人知的事件,汉斯自然十分熟悉。但他内心却产生了一丝疑惑。

按历史进程,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本应是因英俄协约动摇奥斯曼帝国的地位而爆发的才对。

不过,考虑到“联合进步委员会”早在1906年就已成立,其本质目的就是为推翻暴君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改革奥斯曼帝国,革命现在爆发倒也不足为奇。

‘或许这次就是受到德英协约的影响才提前发生的吧。’

无论原因如何,结果并未改变,汉斯的任务也不会有所不同。

“部长,我们不应介入此事。”

“嗯?男爵,你认为青年军官的政变会成功?”

面对舍恩部长疑惑的提问,汉斯点了点头。

凭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能力,绝无法镇压掌控军队中枢的青年军官叛乱,历史上确实也是如此。

“确实,考虑到奥斯曼帝国目前的局势,这并不奇怪。我必须马上联系比伯施泰因(AdolfHermannFreiherrMarschallvonBieberstein)大使,指示驻奥斯曼的军事顾问团和德国外交官保持中立,切勿轻举妄动。”

舍恩部长的话让汉斯再次点头。

不过,即便政变势力掌权,德意志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立场也无需改变。

反而保持“至今为止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时间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还另当别论,但若奥斯曼帝国想要在此时插手德英协商,借此从俄罗斯和有亲俄倾向的巴尔干国家手中夺回那早已逝去的昔日荣耀,那对德(汉斯)而言将会非常棘手。

“再说了,这一切还都是因为青年土耳其革命引发的。”

对汉斯来说,比起青年土耳其革命,更棘手的反而是那场“事件”。

一旦处理不当,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局势恐怕会迅速失控。

。。。。。。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陛下。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签字。”

“你们这些叛徒。。。。。。!”

1908年7月24日,正值伦敦奥运会如火如荼,关于通古斯大爆炸的议论沸沸扬扬。

尽管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竭力镇压,伊斯麦尔·恩维尔最终还是与联合进步委员会的领导层一道,踏入了君士坦丁堡。他带着讥讽的神情,对坐在王座上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说道。

曾经象征着恐惧的“血腥苏丹”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咬紧嘴唇渗出血丝。然而,既然君士坦丁堡已落入政变军之手,他再无任何反抗的余地。

最终,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颤抖着举起笔。

这些人如今所要求的,是恢复奥斯曼帝国在坦齐马特(Tanzimat)改革时期诞生的首部宪法——1876年宪法。此宪法在1878年被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解散议会、恢复专制统治时一同废止。而现在,他们要他颁布帝国法令,宣布宪法复原。

但所谓的“青年土耳其党”想要的,绝不仅仅是宪法的恢复。

他们终有一日会废黜自已,将奥斯曼帝国彻底据为已有。

‘但若以为一切都会如你们所愿,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仍有忠于我的人存在。他们终将驱逐你们这些叛军,恢复帝国的秩序!’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边签下法令,一边在心中燃烧着愤怒与复仇的誓言。

实际上,即便青年土耳其党结束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反革命的尝试依旧层出不穷,诸如“三三一事件(31Mart?syan?)”便是由伊斯兰主义者及专制主义支持者发起的反叛。

1909年4月,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保守派支持者甚至成功将青年土耳其党暂时赶出君士坦丁堡,短暂恢复了政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