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院小厨房的人也少,除了大厨方一勺,只有两个小学徒,叫包子和饺子。
这几年基本没休息过,幸好碧波院人员简单,总共就不到十个人。
接下来,可是不行了。
还有荣瑾瑶她俩,加上她们的丫鬟,差不多快四十个人了。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小厨房也需要增加人手。
方一勺知道后,找到卢静姝,说自已有几个徒弟可以过来。
卢静姝直接同意了。
厨师这个行业,都是靠相互介绍去找工作的。
一般都是认识的人才在一起做工,不然谁都不服谁,配合都不好。
方一勺也是府中的老人了,一直跟着原主夫妻。
后来原主遣散人手,他给几个徒弟帮工都安排好新工作,自已则留在府里。
方一勺实在是年纪不小了,今年已经43岁,去外面酒楼也不好找工作。
府里反而更轻松一些。
晚膳时,卢静姝就吃到一桌子新菜,都是新来的几个厨子准备的。
也是试菜,让主家看看自已的实力,也了解主家的习惯。
晚膳是俩儿子和两个大孙子陪着一起用的。
荣瑾瑶回去就在收拾东西,指挥着几个丫鬟忙的团团转。
为了晚上能睡到碧波院,她晚膳都没用。
晚膳摆在正堂,没办法,除了佛堂和寝室,只有这里可以招待。
其他区域,一直都是锁着的,几年没开,不用想里面肯定是灰尘遍地。
荣云澈是最晚到的,他虽是镇国公,领的却是工部的差事,是从三品工部右侍郎。
他换了身常服就一路来到碧波院,发现就剩他自已了。
看见主座之上的母亲,俯身下拜:“儿子见过母亲”
卢静姝挥手让他起来,仔细看着这个儿子。
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砍头那天。
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头发乱糟糟,非常潦草。
白色囚服脏污不堪。
不仅有受刑后的血痕,还有百姓扔的臭鸡蛋和菜叶子。
再加上他做的事情,说实话,卢静姝对他的印象很差。
不修边幅,愚笨,花心,不忠
今日一看,卢静姝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