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连忙抱拳道,随后命士卒牵来了董卓的坐骑。
董卓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最终踩着张济的肩头才跨上了战马,旋即大喝道:“全军听令,加速撤退!”
“遵命!”
张济赶紧抱拳应道。
可转过头来,他却纵马冲到贾诩身旁,神情焦急道:“先生,连飞熊军也未能挡住敌军,为今之计,咱们当如何行事?”
就他们这点兵马,一旦被刘备追上,就是一个妥妥的死字。
贾诩却摇了摇头,神色如常道:“文成不必惊慌,只管加速前进便是,之前我已留下后手,倘若不出差错,只需再走二三里,咱们便能高枕无忧。”
闻言,张济大喜拜服。
“竟有此事,先生神机妙算,末将佩服!”
倒不怪张济对贾诩这般顺服,只因二人出身同郡,年轻时便已相识。这些年来,但凡贾诩所言,无有不中,张济因此对其敬若神明。
可刘备已然亲自率军杀了上来,这最后的二三里路,却是不太好走。
“快,再加快速度,成皋据此已不足十里,一旦让董贼逃入城中,便将前功尽弃!”
相比于董卓与张济的惶恐,刘备也是十分焦急,生怕到嘴的鸭子飞了。
一旁的郭嘉倒是十分自信,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主公放心,以眼下的速度,最多三五里,咱们必能追上董贼,断不会让他逃入城中。”
天下权势第一人,祸国巨贼董卓,即将死在自己面前!
一想到自己全程参与,郭嘉就与有荣焉。
而且,这还是自己出山的第一战!
一追一逃,两军渐渐近了。
董卓和张济望着越来越近的距离,不禁心急如焚,却又没有丝毫办法。
当真是天要亡我董卓?
董卓仰天长叹,眼中神采渐渐暗了下去。
追忆往昔,自己少时曾入羌中游历,仗着豪爽勇武引得羌人敬畏。
而后从军为将,数十年为国戍边,抵御外族入侵,足可称得上是兢兢业业。
后来上司张奂被罢免官职,自己明明无辜,却枉遭连坐免官,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中年危机。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董卓心中那点忠汉之心彻底湮灭。
之后被袁隗征辟的,只是一个野心家董仲颖而已。
回顾这一生征战,虽有胜有败,但董卓自认无愧于心。
既然逃不了,那就索性不逃了!
一念及此,董卓使出浑身最后一丝气力,拔出腰间佩剑。
我虽老迈,却仍能痛饮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