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名的床垫蓬松柔软,花祈夏洗完澡后换上睡衣和短裤,一个猛扑陷入绵软的被窝里,脚趾蜷缩,忍不住发出一声喟叹。
怀揣着没见过世面的好奇心,她摸出手机搜了搜床垫的牌子。
在看清楚价格后,花祈夏原本正要爬起来的动作一顿,果断“噗嗤”一下重新倒在资本主义的腐朽糖衣里裹紧被子翻滚三周半。
接着从被窝里探出脑袋,重新按亮屏幕先登上自已的学生账号算了算学分。
又打开了华国民俗研究院的官网,将往年研究院接收推免生的申请条件和导师论文全部下载到了备忘录里。
山海高校实行的是弹性学分制,修满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学生们几乎不会去考虑求学、保研和找工作等现实问题。
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时间去社交,拓展人脉和接管公司。
需要对未来做出规划的只有花祈夏这样拿着奖学金入校的普通学生。
但这种学分制度恰巧符合了花祈夏的需求。
她浅算了一下,只要拿到“Lolotololo”的学分,她就可以提前完成大二全年的实践活动学分任务了,她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专业学习上。
而花祈夏的最终目标,就是可以在四年后被推免到华国民俗研究院继续读研,如果有幸能遇见一位好导师的话,她希望自已将来可以留在研究院。
学她这个专业的人本来就不多,毕竟没有一个出身精英教育的继承人会选择去扭秧歌打铁花。
实际上,民俗学专业和非遗课程之所以能在山海存在,主要原因还是山海作为全国顶尖院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义务。
给她们上课的老师也大多是华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课程安排自由,学院本身更像是各种濒临断代的文化的聚集站,也算是山海高校对传承民俗与非遗事业尽的一份公益性贡献。
因此花祈夏想要竞争未来的保研资格,还是很有希望的。
叮咚。
手机弹出一条信息。
是她的班导师王志英给她发来的一条报名链接。
花祈夏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数字人文与民俗保护”学术研讨会兼夏令营。
研讨会由华国文学研究中心牵头,除了来自各领域的大能学者外,有资格入会学习的学生都是由自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内部选送的。
班导师告诉她,这次山海高校文学院只推选了民俗学的花祈夏一人,希望她可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等待文件下载的功夫,花祈夏又点开校园论坛看了一眼,屏幕中央只孤零零挂着一句“系统维护中”,估计是Hadrian的团队正在处理了。
花祈夏仰躺在床上,忽然想起燕度听见她的专业时那种讶异,“山海还有这个专业?”
她无声地笑了笑,翻身给班导师回了一句“谢谢”。
休息了十分钟左右,陈聆枫在群里艾特全体成员,让大家洗完澡的就下楼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