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访问苏门答腊和南巫里等,进一步巩固了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
南亚段
-抵达柯枝,这是印度西南海岸的重要港口,在这里继续开展贸易活动,交换的货物包括香料、宝石等。
-在锡兰山国的高郎务港(今科伦坡)停留,加强了与当地的友好交往,同时采购当地的特产,如宝石、珍珠等。
然后前往古里,古里是多次访问的重要贸易地点,船队在这里补充淡水和食物,与当地商人交易,交易方式也更加成熟。
西亚及阿拉伯段
-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米纳卜)。
忽鲁谟斯是当时西亚重要的商业中心,汇聚了来自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的商人。
郑和船队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中国的瓷器、丝绸在这里大受欢迎,同时购买了当地的香料、药材、珠宝等,如乳香、没药等珍贵药材和各种颜色的宝石。
-还访问了剌撒国(今也门马纳尔一带)和阿丹国(今也门亚丁港)。
在阿丹国,船队获得了麒麟(长颈鹿)等珍稀动物,这些动物被带回中国后引起了轰动。
阿丹国的贸易也很繁荣,交换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金、银、珍珠等贵重物品。
东非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船队访问木骨都束(今非洲索马里摩加迪沙港),在这里与当地进行贸易,当地的象牙、犀牛角等特产很有吸引力。
-到达卜剌哇(今索马里巴拉韦港),主要采购当地的特产,如没药、龙涎香等香料。接着访问竹步(今索马里吉利卜港)。
-来到麻林地(今肯尼亚基利菲)和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这两个地方是非洲东海岸的重要港口,在当地进行了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增进了明朝与非洲地区的相互了解。
途中经过溜山国(今马尔代夫),对当地的珊瑚礁、珍珠等特产也有所关注。
这一次带回去的奇珍异兽: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带回去了许多奇珍异兽,其中不乏一些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的动物。
-长颈鹿:当时被称为“麒麟”,在东非麻林地等国家,长颈鹿被作为珍贵礼物送给郑和船队。由于长颈鹿的外形与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有相似之处,因此被郑和等人当作祥瑞之兽带回明朝,引起了轰动。
-狮子:忽鲁谟斯国曾进献狮子。狮子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威严和力量,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种珍稀动物,受到了明朝宫廷的喜爱。
-金钱豹:同样由忽鲁谟斯国进献,其身上布满金钱状的斑点,外形优美且极具观赏性,是当时人们眼中的奇兽。
-大西马:据记载,忽鲁谟斯国也进献了大西马,可能是指体型较大、品种优良的马,在古代交通和军事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驼鸡:即鸵鸟,卜剌哇国曾进献驼鸡。鸵鸟体型巨大,奔跑速度快,其独特的外形和习性让当时的中国人感到十分新奇。
-蓝牛羚:在《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等文献中记载,爪哇、古里国进献了“糜里羔兽”,经研究认为就是蓝牛羚,是亚洲最大的羚羊。
-犀牛:曾随郑和船队四次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后集·卜剌哇国》中写道“地产马哈兽、花福禄、豹、麂、犀牛”,明确提到了犀牛以及其产地。
-孔雀:从南亚引进,其羽毛色彩斑斓,开屏时尤为美丽,极具观赏性。
-鹦鹉:同样来自南亚,以其鲜艳的羽毛和善于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而受到喜爱。
果蔬类
-椰子:从热带沿海地区如占城、爪哇等地带回。椰子的果肉可以直接食用,椰汁是清甜的饮品,椰肉还能用于制作椰子糖、椰子油等,椰子壳也能制作工艺品。
-榴莲:这是东南亚的特色水果,在苏门答腊等地产量丰富。榴莲果肉软糯,味道浓郁独特,虽然有人觉得其气味难闻,但也有人喜爱其特殊的风味。
-番木瓜:可能从南洋地区带回,这种水果在热带地区生长良好。番木瓜果肉厚实、甜美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酵素,可直接食用,也有助于肉类的嫩化。
谷物及其他食材类
-占城稻:从占城引入。占城稻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有很大帮助。这种稻谷颗粒饱满,米质优良,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
-阿月浑子(开心果):可能从西亚或中亚地区带回。开心果营养丰富,味道可口,是很好的休闲食品,也能用于制作糕点等。
————
喜欢明朝写作素材大全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明朝写作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