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写作素材摘抄大全 > 第18章 朱高燧(第1页)

第18章 朱高燧(第1页)

“狂妄!”

“胆敢议论我!”

。。。

————

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史称“赵简王”。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朱高燧生于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洪武建文年间,曾随父亲参与靖难,表现英勇。

-靖难时期:具体没有记载朱高燧在这个时期有何作为。

这个阶段开始时朱高燧十六岁,他可能留守燕王府。

但作为燕王府核心成员,推测会被朱棣委以重任,可能负责在燕军内部传递一些重要且机密的情报信息,具体就不清楚了,但肯定是参与过的。

-永乐时期:朱棣即位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封朱高燧为赵王,并委以北京的军政大权。

但他行事放纵,曾因不法之事险些被剥夺冠服,后经太子朱高炽劝解才得以免罪。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病重,朱高燧护卫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人趁机制造假遗诏,欲毒死朱棣,推朱高燧为帝,事情败露后,在朱高炽的开解下,朱高燧再次逃过一劫,此后行事更加收敛。

-仁宗时期:朱棣去世后,朱高燧表现顺从,主动要求削减自己的护卫队伍,得到朱高炽的嘉奖。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燧前往封国彰德(今河南安阳)。

-宣宗时期: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燧二哥朱高煦谋反被擒获,朱高燧主动交还了自己的护卫队伍,朱瞻基顺势收回了朱高燧所有侍卫队伍,但未收走其仪卫司。

此后,朱高燧成为朱瞻基友善皇亲的典范,朱瞻基对他日益亲厚。

宣德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431年10月2日),朱高燧去世,谥号曰简,朱瞻基停朝三日以示哀悼。

人物性格

朱高燧自幼聪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性格。

他既有皇家子弟的自信与骄傲,又在经历多次事件后学会了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智慧和生存之道。

历史影响

-政治方面: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初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在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皇帝时期,其行为和选择都与朝廷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他的主动交权和后期的恭顺态度,为明朝藩王树立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榜样,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政治秩序。

-文化方面:据传,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后,很宠爱一位身份低微的侍女,此女为他烹饪了一道“紫酥肉”,这道菜后来成为当地的一道传统美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

————

朱高燧在封地的作为:

-政治方面

-经历一系列政治挫折,尤其是朱高煦谋反失败被处死后,朱高燧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

他开始反思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封地采取低调、恭顺的态度。

他主动向明宣宗朱瞻基示好,积极配合朝廷各项政策在封地的实施。

例如,他积极响应朝廷削减藩王护卫的政策,主动上交自己的护卫队伍,以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不再有政治野心。

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得他与朝廷的关系得到缓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在封地的安稳生活,同时也避免了因政治斗争给封地百姓带来的动荡和不安。

-经济方面

-促进商业发展:朱高燧受封于彰德,该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朱高燧意识到了这一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当地商业的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