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如果不是盼盼太小,离不开娘,刘桂香都想把小孙女也留在家里。
二儿子和儿媳妇今年才三十多岁,正是生孩子的好时候,刘桂香还想让小两口趁机再生一个呢!
龙国的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人丁兴旺,儿孙成群。
她可不想两个小丫头在那里叽叽喳喳的添乱。
晚上,张曙光打开了地窖口,保证氧气的流通,然后在地窖里放了好几个火盆。
如果地窖不烤干,时间长了张曙光怕粮食受潮。
接下来的两天,张曙光没干别的,就是骑着三轮车,一趟一趟的往家里拉物资,一股脑的装进地窖里。
300斤大米,300斤白面,200斤玉米面,100斤小米,光是粮食就装了好几缸。
各种干菜,山货,腊肉咸鱼,又准备了好几缸。
油盐酱醋,各种调味料,都是成箱成壶的在地窖里堆着。
布料棉花,在后院一个空房间的床上堆了老高。
最后,又给了奶奶一千块钱,让她在卧室里放好。
临行前一天,张曙光特意再次设宴,把张向阳还有本家里的几个长辈喊了过来,托付给他们一些事情。
“各位长辈,我明天的火车,家里以后你们多照看着点。
虽然我的至交好友宋守业会常来小住,我公安局的局长叔叔每周也会过来一趟,看望我爷爷奶奶,可还是怕会有疏忽。
其他的我都不怕,只怕我不在时,张向东一家再过来骚扰我爷爷奶奶。”
这是张曙光唯一放心不下的。
俗话说只有千日抓贼,没有千日防贼,宋守业和赵有志来的再勤,也不可能天天过来。
盯着张向东一家的任务,还是交给张向阳和其他本家更合适。
当然,这也是他给张向东一家留下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他们继续纠缠,让爷爷奶奶感受到了困扰,那他们一家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小光,这个你尽管放心,如果他们再不识相,继续胡乱纠缠,我就把他送到公社里关着。
当初坚决断绝关系,划清界限的是他们,现在再死皮赖脸贴上来的还是他们。
光想着占便宜,不想着共患难,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情。”
张向阳本就对张向东一家没有丁点的好印象。
当初之所以同意他们划清界限,也是因为老两口为了保全大儿子一家心甘情愿,他也不好妄做坏人。
这半年来,张曙光对张向东一家的态度,正合了张向阳的意思。
“小光,如果他们再敢胡搅蛮缠,以后就不让他入祖坟,这个我就能做主。”
张庆春的大哥张庆祥,也拿出了大家长的做派。
“向阳大爷,大爷爷,那你们多费心,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至此,张曙光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不敢说万无一失,也算是尽到了所有的心了。
第二天下午的火车,大姑一家,姥姥一家,宋守业,张向阳一家,大爷爷一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乡亲们,一大早就来到张曙光家里,等着送他们。
小胜利今天也没去上学,从早上开始眼眶就红红的。
“小利,不行你就跟娘一起去吧,到了那边娘再给你找学校。”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个孩子苏红一样疼爱。
“娘,还是不要了,我在家陪着爷爷奶奶,守好咱们的家。”
小胜利也是个从小就有主意的,张庄有太多他舍不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