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城墙,周勇立即围上来,询问剩下那二十名赤谷骑卒的情况,结果话刚说到一半,见怜儿怒目圆睁,狠狠地瞪着自己,当即乖乖地闭上嘴巴。
李元吉心情极差,也不打算多解释什么,只说了一句话:“周大哥,传令下去,做好应战准备。”
周勇“啪”得抱住拳头:“得令!”然后迈着大步风风火火地走开。
自打李元吉上来,一个蓬头垢面的赤谷骑卒就一直站在不远处直直地盯着他,见周勇离开,立即迈步走上去,双脚站定,抱住拳头,恭恭敬敬地开口问候:“元吉兄,好久不见。”
李元吉立即抬眼看着他,第一眼只觉得有些熟悉,再看第二眼时便感觉心中一动,这不是别人,正是李继辉。
见李元吉认出自己了,李继辉便又深深一揖,发自肺腑地道谢:“元吉兄,多谢救命之恩。”
他的确是李继辉,而且正是刚才换回的那二十几名赤谷骑卒中的一员。其实刚才在城下交换人质时他便认出了李元吉和萧虎,只是感觉实在难以置信,而且当时的气氛也特别紧张,所以不敢相认。上了城墙,他立即开始打听,这才终于确认这人就是李元吉。见曾经的对头现在变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感慨良多,感觉恍如隔世。
李元吉这才回过神来,立即伸手将他托起来,然后露出一个开心的微笑:“哈哈,李兄,真是巧,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相见。”他乡遇故知,这个笑容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是啊,”李继辉也是轻轻一笑,“看来,咱们还真是有缘啊。”
接下来两人又简单聊了一下赤谷关的战事,李继辉说的跟赵德海描述的别无二致。
聊完,李元吉赶紧提醒:“令尊也在城内,现在应该在州牧府,你快去见见他吧。”
“真的!”李继辉差点兴奋地跳起来,之后便赶紧抱拳告辞离去。
人一走,怜儿立即问:“谁啊?”
李元吉回答:“李继辉,李希瑞的儿子,我的……”他犹豫了一下,“我的朋友。”
“朋友?”怜儿有些不以为然:“我看是对头吧。”
李元吉轻轻一笑:“现在不是了,你也看到了,他变了。”
怜儿又写怀疑:“看上去确实像那个意思,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劝你今后还是小心为上。”
李元吉没说话,因为感觉没那个必要。
见这家伙有些不以为意,怜儿便气呼呼地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李元吉心中地愤懑倒是消解不少,李希瑞最近表现的相当好,他很满意,救下李继辉,他感觉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伊列翻译再次打马而来,这一次摄政王并没有跟过来,很显然,不是来谈判的。他走到城下两百步远的地方停下来,然后扯着嗓子开始喊话,喊的还是之前那一套。
李元吉自然不会再下去,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也不着急。
那伊列翻译喊完又等了片刻,见无人响应,便抬起手臂打了一个手势。
他这手臂刚放下去,就看到一队伊列步卒从远处快速跑过来,他们两两一组,每一组还押着一个人。
见此情形,李元吉大惊失色,立即死死地抓住墙砖,因为那些被押着的人正是刚才交换失败的赤谷同袍。
伊列步卒一直跑到翻译身前才停下来,然后一字排开,强迫二十名赤谷骑卒一一跪下。
翻译扫了一眼,感觉很是满意,然后再次大喊:“都给老子瞧好了,这可是你们的人,再不开门,老子立即让他们人头落地。”
这话喊完,伊列歩卒立即抽出腰间的弯刀,高高的举起,瞄着跪在下面的楚人的脖子。
这就是摄政王变卦的原因,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自然深谙谈判之道,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交出全部筹码。
周勇大急,立即看着李元吉,问:“小李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自从李元吉接手了武威城的守备军,大事小情便全由他自己一个人做主,而且他得决策还都是对的,外人丝毫挑不出毛病,对此,周勇也早已习惯了,心中更是佩服,所以一遇到问题便本能地看着他,让他拿主意。
可是李元吉这时已经完全傻了,其实一开始看到赤谷同袍时,他心里就曾涌出过不好的预感,就非常担心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才会急着拿楚宗宝去换人。只是没料到换人只换了一半,更没料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变成了现实,所以现在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见李元吉不吭声,周勇又赶紧催促:“将军,到底该怎么办呐?”
见伊列人如此下作,李元吉愤怒了,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不过愤怒归愤怒,他也毫无办法,投降肯定不能,可这好歹也是二十几条人命啊,难道真要坐视不管?
见周勇一再出言相逼,怜儿心中立即升起一阵怒火,然后直接出声怒斥:“姓周的,你多大,他多大,怎么好意思事事都来烦他,再说了,别忘了你才是这座城的守城将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