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减少忧虑的最有效的办法。国内也出现了一种新兴行业“运动消气中心”。该中心教人如何发泄怨气减轻压力,如大喊大叫,砸“玻璃”,打枕头等。
(10)吃零食。
咀嚼吞咽运动,可以转移紧张情绪,咀嚼过程中,大脑产生另外一种兴奋,可以抑制压力,放松心情。
(11)找人倾诉。
一个人如果心情郁闷时,最好找亲人、朋友聊聊天,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
(12)养宠物。
—项试验表明,当人精神紧张时,同可爱的宠物玩耍一会儿,会无意识地进入“荣辱皆忘”的境界。一家公司的老板,为了消除雇员的工作压力,每周都将自家养的憨态可掬的牧羊犬带来,让雇员逗弄一会儿,以缓解压力。
(13)阿Q精神。
风雨总会过去,太阳终会出来,明天会更好,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份好心情。
总之,好心情是自己创造的,奔波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点时间,找些余暇,放松自己。
3。烦恼是自找的
一个人把烦恼寄给流逝的时光,收到的是天天烦恼;把烦恼转嫁给别人,到头来仍然是自寻烦恼;把烦恼流放到云天沃野,最终,你会感到,人生处处充满烦恼。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确实,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完全是你自找的。有一次在火车上,偶然听到一段愚蠢的对话。这段谈话长达一个小时,而焦点一直集中在这两个人的明天以及接下来的一周将会有多累。这两个人像是在彼此说服对方,或是说服自己,强调他们在工作中将会花多少时间、多少力气,他们会睡不了几小时,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疲倦得不得了。他们两个都说了些类似的话,如“老天!明天我会累死了!”或“我不知道下星期要怎么过!”及“今天晚上我只能睡三小时了!”他们谈到晚上加班、缺乏睡眠、不舒服的旅馆床铺、大清早的会议等等。他们已经觉得精疲力竭了,而我相信事情也就会照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发生。我不敢确定他们是在吹牛还是在抱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这样的对话继续下去,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疲倦。他们的声调很沉重,似乎即将缺乏睡眠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了,就连我只是听了一阵子他们的对话,也觉得疲倦得不得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不论用什么方法想像自己的疲劳,都只会产生加重疲劳的后果。一个人预想自己的疲倦,就向大脑发出了一个信号,提醒大脑发出疲倦的反应,这就是说,你的疲劳正是对你自己胡乱想像的一种报应。你的烦恼是自找的。一个人把烦恼寄给流逝的时光,收到的是天天烦恼;把烦恼转嫁给别人,到头来仍然是自寻烦恼;把烦恼流放到云天沃野,最终,你会感到,人生处处充满烦恼。
还有的人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自寻烦恼的。有两个穷人一道赶路,边走边聊。其中一个人说:“老兄,咱俩这么穷,要是能拾到一笔钱该多好啊。喂,你说,要真拾到钱,咱俩该怎么办?”另一个人说:“怎么办,那还用说,见面分一半呗,咱俩一人一半。”
“不对,”第一个人说,“钱这东西,谁拾到就是谁的,凭什么我要分你一半呢?”
“嘿,咱俩一块出门赶路,拾到钱,你还要独吞不成?真是个守财奴,不够朋友。不够朋友的人其实就是衣冠禽兽。”另外一个越说越激动。“你说什么?衣冠禽兽?你再说一遍。”“说就说,我怕你呀,衣冠禽兽。”
话音未落,两人就扭打在了一块,你一拳我一脚,不可开交。这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人,见状上前拉架。二人竟不肯住手,口中也还在叫骂。劝架的好不容易弄明原因,不禁哈哈大笑,说:“我还当真拾到钱了呢,还没拾到就打得鼻青脸肿呀?”
两人这才回过神来,打了半天,其实没拾到钱,耽误了赶路不说,衣服弄脏弄破了,而且搞得鼻青脸肿,真是何苦。这正是自寻烦恼者的典型表现。
但有时候尽管你不愿意寻找烦恼,烦恼也会找上门来。正所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烦恼这杯苦酒,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望着远处的群山渐渐变得渺茫,黄昏悄悄爬上心头;往昔含情娇羞的目光,如今已是满眼挂着寒霜;抚摸征程中被荆棘刺破留在心中那隐隐作痛的感伤……你忽然觉得,烦闷会从天而降,苦恼也在心中激起巨浪。
面对烦恼,如果不进行及时调节,就会对人造成身体伤害。运用下面方法也可以自我调节心理烦恼,走向健康生活。
(1)运用豁达法。
这是指一个人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有愁闷烦恼。
(2)使用松弛法。
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训练放松,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3)学会节怒法。
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暴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
(4)懂得平心法。
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
(5)运用自悦法。
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
(6)保持心闲法。
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
4.劳逸结合,健康第一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会合理地运用他们的时间来达到目标,而不是只从工作当中找到乐趣。他们不会让工作干扰到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可以诚实地问问自己:什么东西是你一生要的目标?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能够使你向你的目标前进?我们诚实地问问自己:健康在你的生活次序表中是居于什么位置?熬夜加班是不是对你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损害健康是不是你可以接受的代价?问问我们自己:你的家庭在你的生活次序表中居于什么位置?你关心照顾你的孩子和配偶是不是足够?你是不是欺骗了自己,你所作的牺牲真的是为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