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中国著名艺术画 > 第三章(第3页)

第三章(第3页)

任颐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出

生在一个画家家庭,小时候就能够画画。在

他十多岁的时候,一次家中有客人来,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父亲问他是谁前来拜访,任伯年答不上名字,就拿起纸笔,把来访者的相貌画了出来。父亲看后,就知道是谁了。可见,任伯年幼年就掌握了写真画技巧。

任伯年青年时期在太平天国的军中“掌大旗”,当时军旗较大,“战时麾之,以为前驱”。直到天京沦陷,任伯年才回到家乡,后来又到上海跟随两个伯父任熊、任薰学画,以后长期在上海以卖画为生。任伯

120

年为人率真,不修边幅,学画时近30岁,画

◆《人物》多而名声渐大,但由于他的身心受到鸦片的

◆《钟馗啖鬼》

损害,损伤了元气,因此年仅56岁就过早去世了。

艺术成就

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新颖生动、丰姿多采的独特画风。其艺术手法成熟、大胆、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尤其是花鸟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佳境。

任伯年还精于肖像画,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夸张奇伟的人物画法陈洪绶,工细的仕女画近费晓楼。他后来学习铅笔速写,变得较为奔逸,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其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都神形毕露。

任伯年的花鸟画富有创造力和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后来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任伯年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结合中国画传统画法,民间画法和西洋画法,确立了独自的画风。他擅长花鸟画,勾勒,点簇,泼墨交施互用,形象生动活泼,赋色鲜活明丽,别具风格。此外,兼工人物画,尤其精于肖像画,浅描淡染,笔墨不多而能得神情。此外,还擅长画山水画,能塑像。其画风于清末江南一带,甚有影响,为海派之首。

吴昌硕诗、书、画、印卓然崛起,兼四绝于一身,熔于一炉。他是清晚期海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不但是传统中国花鸟写意画的殿军,同时,也是现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开山人物。

画家生平

吴昌硕(1844~1927年),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

表。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

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

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

苦铁、大聋、石尊者等。他与虚谷、蒲华、任

伯年并称为“清末海派四杰”。

吴昌硕生于读书人家,10多岁的时候

就喜欢刻印章,在父亲的指点下,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在荒山野谷中避乱,他的弟弟妹妹先后因饥饿而死亡。后来,他又和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

同治四年(1865年)吴昌硕考中秀才,曾担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就辞去官职,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年),吴昌硕结婚,婚后为了谋生,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