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还可以用于美容,因为桑葚中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得黑而亮泽。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桑葚还需再认识。有些孩子智力发育迟缓,造成学习能力低下、迟钝和嗜睡,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锰和锌。而天然果实桑葚中含有丰富的锰,中药白术含丰富的锌,用桑葚配合白术食用,对纠正儿童智力降低有重大意义。此外,锰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所以,老年人常食桑葚,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枸杞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它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枸杞是一味颇受赞誉的滋补药物。《神农本草经》说久服枸杞能强筋骨。《名医别录》和《药性赋》中也指出:枸杞擅长补益精气。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中杞,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代医学界的老国寿星都很喜欢喝枸杞酒。南宋文学家陆游年老时,因肾气渐亏,常两目昏花、眼力不济,所下以常吃枸杞粥,为此,还留下了“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
不仅如此,我国关于枸杞的传说、故事也非常多。相传,蓬莱县南丘村各家各户都种枸杞,村里的很多人都长寿,活到100岁的老人就有十多个,县令将此事报知到皇宫,皇帝叫人送匾,称此村为“长寿村”。
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着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它们的根盘结粗壮,寺里人因经常饮用这个井里的水而人人面色红润,至80岁还头发不白、牙齿不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此还做了一首《枸杞井》诗,诗中赞誉说:“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不仅如此,北宋著名医学家王怀隐在他的《太平圣惠方》中还记载了一个更为神奇的故事。故事说有一个使者去西河办事,路上遇见一个青年妇女正责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老人。使者非常气愤,就质问那女子为何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说:“这人是我的曾孙儿。”使者简直惊呆了,然后又接着问:“那你为何要打他呢?”姑娘回答说:“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光了,就因为这个,我才要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应声说:“我今年刚372岁!”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是什么方法让她这样高寿。姑娘说她们家传方法是常年服用一种叫枸杞子的药。王怀隐受此启发,亲自种枸杞树,用枸杞为百姓治病。
枸杞,别称有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等,是茄科灌木植物枸杞、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六七月生小红花,结红果,形微长如枣核,堪与红宝石媲美,故有人把它喻为中药之中的“红宝石”。这并非仅以美称之,而是它的药用价值犹如红宝石之珍。
中医学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糖、蛋白质、粗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理研究证实枸杞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肌缺血状态,并能保护肝细胞的新生,改善肝脏功能,对慢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肺结核、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兴奋大脑神经和性神经的作用。因此,枸杞子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衰老的主要中药之一。
常吃枸杞子还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可以美白皮肤。
枸杞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服用时可以像普通食品一样加入茶水、粥饭、羹汤、菜肴里,这样既不会太腻,也不会上火。春天时可以单独吃,也可以与黄芪煮水喝;夏天适合与菊花、金银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水喝,常服可以消除眼疲劳;秋天适合与雪梨、百合、银耳、山楂等制成羹汤服用;冬天适合与桂圆、大枣、山药等搭配煮粥。
枸杞要常吃,但不可一次大量食用。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枸杞比较合适;治疗用可增至30克。
华夏民族服食枸杞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枸杞因它防衰老的特殊功效仍将继续被人们视为食中之宝,药中之宝。
灵芝,不仅被历代人们视为吉祥与美好的象征,而且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灵芝,在我国它不仅是一味药材,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根源于几百年来关于灵芝的诸多神奇传说。
中传说,远古时代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能吃,哪些能治病,人们没有能力区分,只好忍受病痛折磨。
神农氏看到后于心不忍,就率领一些部落百姓开始尝百草的历程。俗话说:“神农一日遇七十毒”,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部落百姓慌忙把那棵草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这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也会说话了。这种草就是灵芝,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还有一个传说,后羿从昆仑山采到不死之药,后来嫦娥误吃了这种不死仙药,升天成了仙,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下来,这个不死仙药就是灵芝。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过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晴天夜夜心。
由种种传说看来,灵芝是一种能够起死回生、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果真如此吗?
灵芝,又称灵芝草、菌灵芝、菌芝,赤芝、黑芝等,是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子实体,分为紫芝和赤芝两种。它的头盖部分呈半圆形或肾形,其上表面皮壳非常坚硬,而且有光泽;下表面由许多小菌管构成,菌管内有许多小粒状物,植物学上称作“孢子”。头盖的一侧生有一根长柄,光滑而润泽,表面像刷过一层透明的清漆。
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灵芝味苦、平,无毒,益心气,活血,入心充血,助心充脉,安神,益肺气,补肝气,补中,增智慧,好颜色,利关节,坚筋骨,祛痰,健胃。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灵芝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肿瘤作用。癌症之所以产生,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而且灵芝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优点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他免疫促进剂所不具备的。
(2)
保肝解毒作用。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
(3)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
抗衰老作用。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可以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因此,灵芝具有明显的延缓衰老的功效。
(5)
抗神经衰弱作用。经临床验证,灵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灵芝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食用。灵芝味苦,但苦中有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调味品,制成日常饮品或食物。如,灵芝水煎、灵芝泡酒、灵芝炖肉、灵芝银耳羹、灵芝黑白木耳汤等。
在中药学宝库中,甘草是一味运用最广泛的药物,它在众多的中药方剂里,起着诸多方面的微妙作用,被誉为“众药之王”。
甘草,是一味既普通又重要的药物。为何普通,又为何重要,读了下面两个小故事就会明白。
故事一: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唯一的郎中出门给一位乡民治病去了,没多久,家里又来了很多病人。郎中的妻子刚开始还让病人坐着等,后来左等右等丈夫还不回来,她着急,病人也着急。她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把那些草药包起来给他们嘛,干脆我也替他包几包,把病154人打发走算了。她忽然想起灶前烧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觉得还有点甜,她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块,用小纸一包一包包好后一一发给那些来看病的人,说这是丈夫留下的药,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就会好的。那些早等得着急的病人都很高兴地拿着药走了。过了几天,好几个人拎了礼物来答谢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全好了。郎中还在纳闷,他的妻子将他拉到一旁,说了事情的经过。郎中刚开始很生气妻子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后来他又好奇妻子究竟给了这些病人什么药,妻子给他拿来一根烧火的干草棍子。他又问病人都得的什么病,他们有的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肿胀……可吃了“干草”之后病全好了。从此,郎中将“干草”命名为“甘草”,用它治疗各种各样的病。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它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所以,甘草作为药来说,它很普通。
故事二:从前,河南禹州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药铺,对门住着姓刘的一家人。刘家老两口送儿子外出学医。一次,儿子回家探望二老,发现对门药铺掌柜面色青暗,于是,直言不讳地说:“大爷,你脸色反常,看来是中了百药之毒,若不速治,后果不堪设想。”老掌柜自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对方很年轻,心里就很轻视他,于是冷淡地说:“我身体很好。”年轻人见他不听劝说,只好离去。结果,5天后,老掌柜感到疲乏无力,遍体疼痛,精神不振,厌食呕吐。尽管他开着药铺,儿子们又都是医生,可服了十几剂中药,病情仍不见好转。老掌柜猛然想起了对门那位年轻人,就立刻让儿子去请。年轻人诊过老掌柜的脉,又察看了舌苔,开了一张处方,只有一味药,甘草50克,水煎服。第二天,又把药量加大到70克,第三天加到了100克。吃完这些药,老掌柜便痊愈了。他心存疑问,就问年轻人其中缘由。年轻人说他为了炮制好药,每次都亲自品尝,时间久了,就中了百药之毒。而甘草是“众药之王”,能和解草木之毒。老掌柜听后连连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