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四大都护府分别是安东、安西、安北、安南都护府,安北都护府是大楚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孙家祖地出平城向北一天的平安镇,平城是边塞风情与农牧文明的交汇地,安北都护府管辖之地中最南的一个城池,离都护府丰州有四百多里。
宁武关离平城不到五百里。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整片天空,远处宁武关的高高的黄土夯筑城墙巍峨的城门楼,雄踞于华盖山之上,地处恢河谷地,四面环山,只有北边有恢河这个狭长出口,城门上写着“宁武关”三个大字。
宁武关不只是一座关塞,其周围分布着很多堡垒,以东的盘道梁堡,以北的黄花岭堡、神池堡、利民堡,西北的八角堡等,组成防御体系,共同拱卫宁武关。
小宜听大哥说过宁武关居中,其西有偏头关,其东有雁门关,三关的镇守总兵府就在宁武关,总兵韩大人,出身寒门,当朝少有的几位孤臣,只忠于皇上。
崔老先生也说过,就是孤臣他也有偏向,只不过他偏谁要细细品,小宜一路上就在品韩总兵他偏谁。
不只小宜在品,凌浩一直在品,品了好多年,他把皇帝心中的几位孤臣和纯臣都品了无数次。自古都说武将说话直率,不喜掩饰情绪,可是韩总兵内敛少言,注重谋略,勇猛果断,几乎没有犯过错误,世人常说他有卫青之能。
“爷,还走吗?”司剑看着凌浩望着远处的宁武关出神。
“司剑,你说韩总兵此人有何软肋?”
“爷,奴才有次听大表少年说此人有卫青之能,又有冠军候的果敢,是帅才。他家数代单传,族人远超五代,他无子只有一女但无人见过此女,夫人早已病逝,现掌总兵府内宅是他的奶娘之女,也是他的妾室。”司剑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有传言说韩总兵伤了子孙根,还有一传言韩总兵无子是杀孽太重。”
“杀孽太重?”
“传言说……说这句话是候爷他老人家说的!”司剑纠结半天一闭眼说了出来。
“是,大舅说的?”
“京都茶馆常能听到这样的传言,都说韩总兵和侯府有私仇,所以韩总兵才到了宁武关。”
凌浩听了司剑的话不由一乐,宁武关三关重镇,被传言一说好像成了鸡肋。北地是孙家军的祖地,他把只忠于他的纯臣孤臣又和孙家军有仇的韩总兵放在宁武关,这是多重要的一步棋,是不是他上位后就防备着孙家军。
“今天晚了,我们先找地方休息。”凌浩看了看快要落下去夕阳。
大家听了,各自忙了起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形成了默契,有去买晚食的,有忙着找地方扎营的,有忙着打听消息的。
边吃饭食边把各自得到的消息说出来汇总分析,定下一步的计划,这段时间凌浩就是这样带领这个近二十人的小队的。
刚开始,大家是因为凌浩的身份听他的领导,三个月后大家是因为他的能力愿意听他的领导,大家开始信服他。都是年轻人大家慕强,凌浩虽然功夫不强,但是他谋略强呀,好几次都是他的策略让大家避过危险,就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春叔也觉得凌浩脑子好使,别人走一步看三步就算很强了,凌浩走一步就把好多步以后的事安排好了。
春叔常看着凌浩感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第二天一早,二子和三子早早来到宁武关口处等着出关,此时的宁武关被朝阳被镀了一层金边,远处的山坡上有点点白色的羊儿,城墙上的战旗猎猎作响,耳边听着兵士呼呼哈哈的操练声,空气中有着淡淡的羊肉腥膻味。
二子和三子二人跟着众人身后很快出了城门,绕过圆圆的瓮城就彻底离开了宁武关,城门口贴了一张画像,可能是风吹日晒又被雨淋过,已经看不出具体模样,三子看到二哥给他打的手势也回身笑着点点头,城内的高力也看到三子安全的信息。
等二子和三子看到凌浩众人时已是半个时辰以后了。
出了宁武关,凌浩觉得空气都清新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