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六)长夏暑温热郁。都令脾胃受伤。色黄神倦。气分自馁。因有遗泄一症。在盛年阴虚为多。及询纳食未为强旺。遗发必劳烦而来。脉象非数搏。议以养脾立法。归脾去黄桂圆加益智龙骨。
项脉左弱右弦。色黄食少。腹胀便溏。常有梦遗泄。此非阴柔涩腻可服。用煦阳以涵阴。
生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五味子韭子益智仁(煨)补骨脂龙骨建莲粉丸。
丁阴精走泄。阳不内根据。欲寐即醒。心动震悸。所谓气因精夺。当养精以固气。从前暖药不错。但不分刚柔为偏阳。是以见血。莫见血投凉。(心肾兼治)龟版(去墙削光一两)桑螵蛸壳(三钱)人参(一钱)当归(一钱)青花龙骨(三钱飞)抱木茯神(三钱)姚(二四)始于念萌不遂其欲。阳下坠而精泄。先梦者。心阳注肾。久则精血日损。不充养筋骨为痛。
下损及中。食不运化。此非萸地腻膈。以及涩精可效。妙香散。
许(十八)阴气走泄遗精。务宜滋填塞固。今纳谷少而不甘。胃气既弱。滋腻先妨胃口。议用桑螵蛸散。蜜丸服三四钱。
戈遗精数年。不但肾关不固。阳明脉络亦已空乏。欲得病愈。宜戒欲宁心一年。寒暑更迁。阴阳渐交。用桑螵蛸散治之。
顾(十九)滑精。用阴药顿然食减。药先伤胃。据述梦寐惊狂。精走无以护神。当固无形矣。
人参生龙骨桑螵蛸益智仁茯神茯苓远志木香吕(三七)有梦乃遗。是心有所触而致。经营操持。皆扰神动心。说商贾客于外。非关酒色矣。妙香散。
俞(三七)壮年形质伟然。脉来芤虚。述心悸怔。多畏惧。夜寐不甚宁静。此阳不易交于阴。过用劳心使然。用妙香散。
张(二四)形壮脉小。自述心力劳瘁。食减遗精。仿景岳精因气而夺。当养气以充精。理其无形。以固有形。妙香散。
支(二二)痰多鼻塞。能食。有梦遗精。医投疏泄肺气消痰。六十剂不效。问读书夜坐。阳气必升。充塞上窍。上盛下衰。寐则阳直降而精下注为遗。用补心丹。
黄(三一)真阴损伤。而五志中阳。上燔喉痛。下坠为遗。精髓日耗。骨痿无力。必延枯槁而后已。药饵何足久恃。
早服补心丹晚服桑螵蛸散。
胡遗精四年。精关久滑不固。阴久伤。阳气不入阳跷穴。夜寤不寐。前以镇摄小效。独心中怔悸不已。以桑螵蛸散。从心肾治。
毕(二六)有梦遗精。是心肾病。清心固肾。是为成法。得以水火交合。病当渐减。内伤病。从内起。岂得与外来六气混治。
熟地龙骨远志五味茯神芡实建莲金樱膏丸。
程左脉刚坚。火升。神气欲昏。片刻平复。宛若无病。此皆劳心五志之阳动。龙相无制。常有遗泄之状。先用滋肾丸三钱。淡盐汤送。
又早服补阴丸晚服三才加炒黄柏砂仁。
又交霜降。络中陡然热蒸。肢节皆麻。火风震动。多因脾肾液枯。议用二至百补丸意。斑龙二至百补丸加黄柏。
林(十八)诊脉细涩。寐则遗精。心热口渴。不时寒热。此肾阴内损。心阳暗炽。补心丹三钱四服。
某冬令烦倦嗽加。是属不藏。阳少潜伏。两足心常冷。平时先梦而遗。由神驰致精散。必镇心以安神。犹喜胃强纳谷。若能保养。可望渐愈。
桑螵蛸金樱子覆盆子芡实远志茯神茯苓龙骨湖莲煎膏。炼蜜收。饥时服七八钱。
杨(十八)冲年遗精。知识太早。难成易亏。真阴不得充长。及壮盛未有生育。而久遗滑漏。褚氏谓难状之疾者。盖病伤可复。精损难复也。诊脉上动尺芤。心动神驰。神驰精散。草木性偏。焉得见长。务宜断欲百日。以妙香散桑螵蛸散方。理心脾以交肾。固肾气以宁心。早晚并进。百日以验之。
吕(二四)成婚太早。精血未满久泄。必关键不摄。初则精腐变浊。久则元精滑溢。精浊之病。巢氏分晰彰着。经言肾虚气漫为胀。咸为肾味。上溢口舌。皆下失摄纳之权。(肾气不摄)生菟丝子粉蛇床子覆盆子陕沙苑子家韭子五味子鳇鱼胶丸。
许(十九)脉虚芤。应乎失血遗精。先天既薄。更易泄少藏。正褚氏所云难状之疾。冲年须潜心静处。
冀水火自交。可以精固。莫但图药饵。须坚守瞬刻强制之功。
鲜河车膏九蒸熟地五味萸肉山药湖莲砂仁芡实金樱膏丸。
李(二五)脉小色白。失血遗精屡发。犹喜纳谷胃安。封藏固补。使其藏聚。若再苦寒泻火。胃伤废食。
坐以待困矣。
熟地萸肉五味覆盆子河车膏生菟丝粉山药湖莲茯苓芡实金樱膏丸某脉左部数。有锋芒。初夏见红。久遗滑。入夜痰升肋痛。肝阳上冒。肾弱不摄。固摄助纳。必佐凉肝。
熟地湖莲芡实生白龙骨茯神川石斛章脉数虚。气冲心热。呛咳失血。屡因嗔怒。肝阳升则血涌。坠则精遗。春末土旺。入夏正当发泄主令。暮热晨汗。阴阳枢纽失固。议进摄真。其清寒肺药须忌。(兼失血)鱼鳔胶生龙骨桑螵蛸芡实茯苓五味秋石(调入)陆(二一)肌肉松柔。脉小如数。常有梦遗。阴精不固。上年冬令过温。温则腠理反疏。阳动不藏。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见症如头面热。目下肉心悸怔忡。四末汗出。两足跗肿。常冷不温。走动数武。即吸短欲喘。何一非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之征。况多梦纷扰。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浓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勿因血以投凉。莫见下寒。辄进燥热。恪守禁忌以安之。经年冀有成功。所虑冲年志虑未纯。贻忧反复。
水制熟地人参(秋石拌)白龙骨炒杞子五味炒山药茯神牛膝炭遗精一症。前贤各有明辨。其义各载本门。兹不复赘。大抵此症。变幻虽多。不越乎有梦。无梦。湿热。三者之范围而已。古人以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湿热为小肠膀胱病。夫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其精血下注。湿热混淆而遗滑者。责在小肠膀胱。故先生于遗精一症。亦不外乎宁心益肾。填精固摄。清热利湿诸法。如肾精亏乏。相火易动。阴虚阳冒而为遗精者。用浓味填精。介类潜阳。养阴固涩诸法。如无梦遗精。肾关不固。精窍滑脱而成者。用桑螵蛸散填阴固摄。及滑涩互施方法。如有梦而遗。烦劳过度。及脾胃受伤。心肾不交。上下交损而成者。用归脾汤。妙香散。参术膏。补心丹等方。心脾肾兼治之法。
如阴虚不摄。湿热下注而遗滑者。用黄柏萆。黄连苓泽等。苦泄厥阴郁热。兼通腑气为主。如下虚上实。火风震动。脾肾液枯。而为遗滑者。用二至百补丸。及通摄下焦之法。如龙相交炽。阴精走泄而成者。用三才封髓丹。滋肾丸。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以泻阴中伏热为主。又有房劳过度。精竭阳虚。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梦而遗者。当用固精丸。升固八脉之气。又有膏粱酒肉。饮醇浓味之人。久之脾胃酿成湿热。留伏阴中。
而为梦泄者。当用刘松石猪肚丸。清脾胃蕴蓄之湿热。立法虽为大备。然临症之生心化裁。存乎其人耳。(邹滋九)徐评遗精之法。固不外乎填精镇心。本无神妙方法。俗医往往用温热及粘腻等物。必至伤人。此老全不犯此。但此症总有伏邪为患。如火如痰。如湿如风。不能搜剔余邪。兼以调和脏气。
委曲施治。方无变病。一味安神填肾。犹多未尽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