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长大了,她就会变得有主见,有思想,不再是一只温顺的小猫,她开始接触世界,而她此时所接受的教育足可以让她能够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个性。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此,当父母们再以成人的理念和标准来要求孩子时,便会产生碰撞。所以,有时候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事情不要管得太多,过分的关注,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教女箴言
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不论社会、家庭都应该正确认识它。
042镇定让孩子更放松
女孩子比较柔弱,更容易受到家人的特别保护,所以她们遇见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陷入紧张、惶恐不安的状态。父母经常认为是孩子小的缘故,可是随着她的长大,她也很难在大家面前完全放松。
七岁的女孩宇宇,自幼温顺、孤僻、胆小,看到狗、猫、小老鼠的都十分紧张。在家里,父母非常宠爱她,外婆更视她为掌上明珠,处处关心、事事包办。平时父母上班后,宇宇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看小人书、玩玩具,听外婆讲故事。她很少出门,十分听话,非常乖,邻居们都夸宇宇是听话的好孩子。以后,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宇宇大多不理不睬,也不上桌吃饭,独自到内屋里玩玩具。在宇宇四岁的时候妈妈送她上幼儿园,她又哭又闹,不肯去幼儿园。被父母强行送入幼儿园后,宇宇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与任何小朋友玩耍,对谁也不讲话,也不愿参加集体游戏活动,显得十分紧张,老师反复劝慰,作用不大。无奈,父母只得把宇宇领回家,但一回到家,宇宇就又恢复正常,与外婆、父母倒是有说有笑,有时还能帮助外婆摘摘菜、扫扫地、洗手帕等。看到宇宇的情况,别人对此表示担忧,可她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再大一点去上学就会好点的。”
像宇宇的这种情况,大多都是在小时候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遇到事的时候,就特别关注它,把它想得十分严重。所以父母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她放弃紧张的习惯,从而保持镇定的状态,就能让孩子更容易感到轻松。
一天,诗诗高兴地回到家里,大声地对妈妈说道:“妈妈,老师让我报名参加拼写竞赛。”妈妈说道:“太好了,你去报名了吗?”“还没有。”“为什么呢?”“我有点紧张,台下会有很多人看。”“我想你还是报名吧,这样你可以锻炼锻炼自己。不过这事情你还得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我的看法。”
过了两天,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让诗诗的妈妈说服她报名参加拼写竞赛。诗诗回家后,爸爸妈妈跟她谈了话。爸爸说:“首先,我们不是强迫你一定报名,这事还是你来做决定,但我们可以谈谈参加竞赛的利弊。参加了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智力,增强自己的信心。赢了更好,没得名次,也无关紧要,爸爸妈妈不在乎。因为你在爸爸妈妈的心中是有能力的孩子,这点不需要用竞赛的名次来证明。”妈妈说:“老师打电话来说,她是很相信你的能力的。爸爸和妈妈还有你的老师,都不会以比赛结果来重新评价你。我们对你的比赛结果并不太关心,关心的是你是不是用这个机会去锻炼自己。”有开明的父母这样鼓励和支持,最后诗诗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报名了,并且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诗诗的爸爸妈妈对她的引导是使她放松心态,以镇定的心态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明智的父母要从赏识孩子的角度出发,积极地鼓励和安慰孩子,让孩子树立“我在爸爸妈妈的心中是有能力的孩子”的信念,缓解了孩子的压力,就能让孩子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这样培养最有效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时刻保持镇定的心态,但是一些父母经常勉强孩子,使孩子造成紧张的心理。父母要尽量避免强迫,还要用下面的几点方法对孩子进行放松的技巧:
1。让孩子做个深呼吸
常识告诉我们,小孩子在紧张害怕的时候,她的反应就是弓起背,屏住呼吸,脸憋得通红,这是小孩子常有的反应。因此,在孩子感到紧张的时候,要告诉她学会深呼吸,这样可以让孩子镇定下来,保持清晰的思维,让孩子冷静地处理当前所发生的事情。
2。让孩子多想想感兴趣的东西
可以让孩子在周围寻找一些能吸引注意力的东西,以便集中注意力,这些东西可以是贴有孩子感兴趣的图片的笔记本、告示、课本或一幅画。
3。不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
作为父母,一定要看清孩子的实力,不要对她抱有过高的期望,以免给孩子过度的紧张感。
4。多鼓励和支持孩子
父母应时刻给孩子鼓励和支持,在心灵上为她排忧解难,做她背后的支持者。这时,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哪怕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剂放松特效药。
教女箴言
为了让孩子在压力面前镇定放松,父母必须注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要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她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还要教会孩子一些放松的技巧。
043把孩子拉出嫉妒的深渊
都说女孩子的嫉妒心比较强,其实有一定的根据,因为女孩子大都比较感性,把得失看得很重要。从学习到生活,从服饰到交朋友,甚至于在各种公共场合,由于差距的产生,自然会产生嫉妒心理。我们经常会看到像下面这样的情形:
芳芳和媛媛在幼儿园是一对好朋友,平时总喜欢在一起玩。一次在积木课上,芳芳用五颜六色的积木搭了一个漂亮的花篮,而且搭得又快又好。媛媛却怎么也搭不好,急得直跺脚。当老师表扬芳芳搭得又快又好的时候,媛媛很生气,索性把两个人的积木全都推翻了,不服气地说:“我搭不好,你也别想搭好。”
小杰和小雨是邻居,小杰的妈妈请小雨到他们家玩。两个孩子在玩棋子的时候,小雨胜利了,妈妈就给小雨一大袋糖果作为礼物。小杰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送给了别人,就开始又哭又闹,不让妈妈把糖果送给小雨。
在生活中,像媛媛和小杰这样的嫉妒心理几乎是被家人宠坏的。她们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也不愿听夸奖别人的话。当她们看到别人拥有的比她要多,或认为在能力、财力、美貌、机会等等方面超过她时,孩子的心里就会不好受了。她会产生一种不可预料的冲动,不由自主地去说朋友的坏话,这样嫉妒心理就产生了。
嫉妒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古怪、消极起来。做父母的应当及早发现孩子的这种心理,尽量把嫉妒扼杀在孩子心灵的摇篮里。
真真今年11岁了,嫉妒心特强。每当她看到别的同学得了奖状时,心里会很不舒服,还会在家里大哭。看到妈妈夸赞邻居女儿的成绩好时,真真就愤愤不平地说:“老师包庇她。”开始真真妈妈也没当回事,直到去年期末考试前,邻居女儿有3张复习卷丢了,想借真真的复印,真真一口咬定卷子借给表妹了。可真真妈妈发现真真居然有两份卷子,原来真真竟拿了邻居女儿的卷子。真真妈妈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真真妈妈叫女儿不忙复习,要先和真真谈谈心。
真真妈妈把嫉妒的危害一条条讲给真真听。
第一,对自己来说,嫉妒憎恨别人又无法启齿,只会让自己在痛苦中煎熬。
第二,对别人来说,被嫉妒者往往因挫折反而勇敢进取更显优秀。比如偷卷子既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也不能阻止别人进步,反倒让自己背上品德不好的思想包袱,可见嫉妒无损他人而折磨自己。
第三,嫉妒是丑陋的。一旦道德堕落,干出伤天害理之事,还将受到社会谴责、法律惩处。
真真听到妈妈说了那么多嫉妒的危害后,一言不发。妈妈知道她的内心受到了震动。第二天,邻居女儿约真真上学时,真真拿出卷子向她道歉道:“昨天是开玩笑的,没影响你复习吧。”听到真真这么说,真真妈妈终于放心了,因为真真认识到了嫉妒的危害,就能从根底里拔掉嫉妒这棵毒草。
真真的妈妈向孩子讲明嫉妒的危害性,让真真意识到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变了自己,重新树立了正确的目标。作为父母,应该像真真的妈妈一样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
这样培养最有效
嫉妒是一种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真诚团结、不利于学习进取的心理弱点。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不让嫉妒破坏了孩子的心境,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分析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
父母关系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经常拿孩子和邻居朋友家的孩子相比;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嫉妒,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时不够公平,都会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心胸狭窄。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