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善待自己的诗 > 第2章 从空虚到充实(第1页)

第2章 从空虚到充实(第1页)

空虚是得不到充实的忧郁,充实是摆脱了空虚的满足。

从空虚到充实,心就不再无所依托,生活就不再百无聊赖。

开放心灵,享受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寂寞是人生的常客。

人活着要开放自己的心灵,才能与人生的快乐对饮。

有一种灵魂中的落寞,叫孤独。孤独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不经意间侵蚀着我们的肌体,掠过我们的脑海。人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但是人人并非能够善待孤独。

我的一个朋友远离家乡,一个人来到大城市。初来乍到,没有交识几个关系很近的朋友,又没有恋人,独处一室。他说,害怕自己独处,感到很孤独。

我对他说,我的看法不是这样的,孤独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独处的问题,而是感到孤单寂寞的问题。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它是一种跟他人失去关联的可怕的感觉。

孤独是一种心境。置身于热闹之中未必就不孤独,一人独处也可以不孤独。美国散文家兼哲学家大卫·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大自然的美丽中写作、思考、无拘无束地享受他的自在之感。他的《瓦尔登湖》至今仍在慰藉着很多读者的心灵。

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寂寞是人生的常客。人活着要开放自己的心灵,才能与人生的快乐对饮。孤独与否,不在人多少,而在心,心独则寂,心广不孤。没有谁会把你孤立起来,除非是你自己把心灵封闭起来。很多人因为生性孤僻,或者过分专注于自己,心灵与外界隔绝,久而久之,便使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几乎人人都不欢迎他,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即使他参加一个公众集会,人人见了他都退避三舍。所以,当别人互相寒暄谈笑、其乐融融之时,他一个人独处在屋中的一个角落。即使偶然被人家注意,片刻之后,他也依旧孤独地坐在一边。整个人好似失去了吸引力的磁石一样。

我这位同事之所以不受欢迎,在他自己看来乃是一个迷,他很有才能,又是个勤勉努力的人。但他绝未想到,自己不受欢迎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他的自我封闭心理。

一个具有开放心态的人是不会孤独的,有些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不去修桥筑路,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当寂寞之感涌上心头,请翻开通讯录,给朋友拨通了一个电话,尽可能释放你心中压抑的情绪,打开情感的闸门。当孤独之情占据心底,约上几个好朋友到家里坐坐,亲自下厨房炒几个小菜,和朋友一起分享家宴的温馨和幸福。

有的人在孤独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好朋友倾诉,或许这也是他孤独的原因之一。我一直觉得,应该把热情当做金钱,整理起来开立账户,并开始往账户中存款。在寂寞时,我们渴望别人的热情关怀,这就是想从热情的账户中提款,如果其中没有结余,那再怎么盼望也很难出现奇迹。

所以,克服孤独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加强你的热情存款。与其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不如把寂寞感当成是热情账户存款不足的提醒。要想继续从别人身上提取热情,就得加强热情存款,先对别人付出热情。

有自我中心倾向的人特别容易感到寂寞,所以当你逆向操作,忘却自己而真心关怀别人时,就会产生与对方有互相关联的感觉。感到自己与他人有联系,而不再是孤单的个体时,就会大幅减低疏离的感觉,寂寞也就无从产生。

孤独可以是一种境界,有的人却不能享受。有的人孤独久了,就自然会喜欢上孤独,在平和静谧之中的情感会得到释然,宁静致远的心绪就不会随着喧嚣的城市而感到焦灼与浮躁。年轻时甘于孤独,年老时就不会寂寞。拥有孤独是一种人生的体验,走过孤独是一种成熟的人生。

孤独孕育希望,孤独孕育伟大。乐圣贝多芬一生孤寂,可他却说:“当我最孤寂的时候,也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正因为他有了孤独,他才可以用整个心灵去感受人生的历程,他的思想因此而深刻,他的作品也因此而升华。

世上很多奇迹是人在孤独中创造的。屈原的孤独是《离骚》,老子的孤独是《道德经》,司马迁的孤独是《史记》,贝多芬的孤独是《命运交响曲》,米开朗基罗的孤独是雕塑《大卫》,爱因斯坦的孤独是《相对论》。

孤独并不可怕,当你孤独时,也许正是伟大的开始。

莫让韶华付水流

浪费时间,空耗生命,必将陷入无尽空虚。

越空虚越浪费时间,恶性循环。不要让时间从身边悄悄溜走。

有很多次,当我深夜静静地坐在桌前钻研业务的时候,我想到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是一句话,那就是——莫让年华付水流。

青春,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必须勤劳地耕种,努力地奋斗。如果光阴虚度,等到年老时,回忆往事时,就会感到后悔。世上曾经多少人,为自己的白发感慨,唏嘘人生短暂,譬如朝露,碌碌一生。

人生是短暂的,有限的,这句话谁都知道。李白作诗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人生的转逝,司马迁的白驹过隙比李太白的朝丝暮雪更跑得快了。

虽说时间如流水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儿时也大都背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类的格言,然而,对于大多数日子过得很有些滋味,下半世且还有几十年可供咂摸的人而言,真如朱自清先生那样洗脸时也能感觉到时间从指缝里流过,却也着实不是件易事。

陈晋早起洗脸时,发现镜中的自己鬓边有了白发,他蓦然惊觉光阴似箭,青春已经去了。于是,问自己:过去几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

有一天,在美国一小镇,陈晋拜访了一位84岁的老学者。在他那狭窄的厨房里,陈晋向他倾诉了内心的困扰。

老学者说:“你应该抓紧现在和未来的日子。”

陈晋说:“是的,我在尽力,但是,我已浪费了几十年。”

老学者摇摇头:“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竞天择论》;奥本海墨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孩子和家务忙,浪费了时间,然而她不但发现了镭,而且还把孩子教养成了科学家。”

陈晋大喊:“这些人都是天才!我只是个平凡人,愚蠢的平凡人。”

“你有权评定你自己是愚蠢的平凡人,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妨碍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们自以为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没有浪费。”

“但是,我年纪大了。”陈晋说。

“我70岁那年,拟定完成一个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我向一位30多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个计划,他笑了。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了,还能做什么?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实验室忙着。”他挺了挺胸,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