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 > 第三章 扬长避短巧打糊涂算盘(第1页)

第三章 扬长避短巧打糊涂算盘(第1页)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一巧说糊涂话

和他人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学会糊涂的说话艺术,你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对顾客而言:良言一句三冬暖

大家知道,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不难看出,相声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巧妙地调动听者的情绪,让听者兴奋起来,大声笑出来,它足以说明善说与不善说的区别,很难想像一个人想什么就直接说什么会演好相声。话说得合适,不仅能体现出自身修养的高雅,也能够很舒服地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意见,才可以使人愿意接近你,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

有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只酒瓶请营业员打黄酒,在营业员接酒瓶时,酒瓶忽然掉下来摔破了。那位营业员马上道歉说:“老同志,对不起!是我没有接好,这是我的过失。”说完,他立即掏出钱来要赔偿。老年顾客见营业员连声赔礼,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自责说:“不要紧,是我没有递好!我回去重新拿一只来就是了。”就这样,一件很容易引发争吵的事,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还有一个事例。有一位业务素质很好的同事,因为与某位上司意见不合,在公司改组过程中,被精简到车间。他很消沉。许多人劝他说:“这样对你不公平,还是跳槽吧。”在别人怂恿下,他打好辞职报告,准备递交。但是,有一位老友却对他说:“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我相信你会东山再起的。”这句话对他帮助很大,他觉得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在公司里还有机会。他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车间里仍然好评如潮。

过了一年,那位上司调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他理所当然地被抽调到公司经营部门。现在,他已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这位营业员为例,他主动道歉,短短几句话便使顾客心里暖烘烘的。这并不表示他比顾客低一等,相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体现出他的糊涂智慧,化解了可能的纠纷。而那位同事的老友则用鼓励的语言化解了他内心的疙瘩。这就提醒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多讲良言。

说话要分场合、要看“人头”、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你的职场人生会更成功!

◇对自己而言:不妨嘲笑一下自己

自嘲是一种美德。嘲弄他人是缺德,嘲弄自己却是美德。一个善于自嘲的人,往往就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情趣的人,也是一个勇敢和坦诚的人,更是一个将自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得很明白的人。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有一次被盗,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罗斯福的朋友知道后,都安慰他,不要太在意。谁知罗斯福给他的朋友解释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地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好一个庆幸: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按常理讲罗斯福应该谴责盗贼的不道德,可是这样也是于事无补,但罗斯福庆幸,是别人做了一个不光彩角色。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面对凄风苦雨的侵袭,于恶劣的环境中,对待生活就应该有一颗感恩而知足的心。心理学家认为,懂得自嘲的人,不但活得快乐,而且自信,心胸开阔。

有一对老夫妻,当年也是新潮一族,且不说衣着打扮时尚摩登,生活方式上也有着自己的个性爱好,比如经常出入舞厅啊,打打桥牌啊。于是在左邻右舍世俗的眼光中,该对男女的举止行为是极为扎眼。现在还是比较客气的,把新潮男女归纳为:另类。但那时人们则很鄙夷地把他们这类人统一称之为“阿飞”,而且是一对“阿飞”!这对“阿飞”倒也不生气,而且飞也飞不到哪里,也踏着普通人的生活足迹活着,恋爱完了就成家,成完家后生孩子。给孩子取名时,才做了爸爸的男阿飞则开始自嘲了,对太太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人人都说我是阿飞,你也是阿飞,这孩子是“阿飞”成双配对后的结晶,干脆,儿子就叫“双飞”吧!太太赞同,最后他们孩子的名字就叫“双飞”!

自嘲是一种鲜活的态度,它可以使原本很沉重的东西刹那间变得很轻松无比,会让别人砸过来的重拳落在棉花上。“双飞”的父母在他人嘲笑之语说后听后不仅自嘲,且将自嘲作为一种符号和痕迹伴随着生活而不断延伸,暂不论其他,这份肚量及内功就不可小觑。

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自嘲、幽默的人,终究是人际中的润滑者,他们让单调呆板的生活增添色彩。他们所得到的并不只是笑声,更赢得尊敬和由衷的友谊。一位叫美琪的朋友,被顽皮男同事调侃为“小美冰琪淋”,但她不以为意,还接口道:“对啊!营养丰富、味道好!谢谢你的赞美”。还有一个外号叫“宝哥”的人,非常爱耍宝,是朋友中的开心果,喜欢调侃人,但没有人会生他的气,因为他总是把最贱的那个角色留给自己,让大家觉得很公平,甚至有一种被“明贬暗褒”的感觉呢!自嘲表面看来虽然自己有点吃亏,但实际上却轻易地建立亲和的形象来,周围的朋友会觉得你轻松、自在,是个“开得起玩笑”的人,因而乐于靠近你。

自嘲是一种智慧。生活有时总不那么令人满意,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完美,也许会患得患失,少了做人的乐趣。但是,要是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对待生活,自己给自己一点安慰,以感恩的心情来生活,也许我们会快乐得多。

◇对交往而言:善意的谎言也美丽

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布自己从来不说谎言,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谎言。任何一个人获悉亲戚病重或朋友遭难,就会时常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谎言。在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没有不说谎言的人。

因此,诚实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面对什么人、讲述什么事情。俗话说:“适当的谎言是权宜之计。”由此可知,在某些场合还是有说谎的必要的,这种例子,随处可见。有时,谎言不一定全是坏话。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谎言和假象更能促进友情和爱情。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

出狱后,他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但他却在神父睡着后,把神父房间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干坏事。不料,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辨认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

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了大量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逆境常多于顺境。身处逆境,面对不幸,当事者不仅需要坚强,也迫切需要别人的劝慰。而此时及时送上真诚的安慰,必要时说上几句谎言,也都如雪中送炭,能给不幸者以温暖、光明和力量。例如,对于身患绝症的病人,只能把病情如实告诉其家属,而对其本人,则应重病轻说。如果谎言唤起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他对病魔斗争的意志,就有可能使其生命延续得更长久,甚至战胜死神。

善良的谎言,其用心当然也是善良的,即为了减轻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帮助其重振生活的勇气。即使此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不会埋怨。即使当时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谎话,通情达理者仍会感到温暖、宽慰。明知会加重对方的精神痛苦,但仍要实言相告,如不算坏话,也该算是蠢话。

善良的谎言,即便是当事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的原因,是他掌握了说谎言的三条规则。

第一,真实。谎言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人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例如一位女孩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朋友是否漂亮,但朋友觉得实在难看时,就可以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谎言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第二,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谎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谎言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人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在这里,谎言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第三,必须。是指许多谎言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一个人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到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为了礼仪的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说谎言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

糊涂学提倡按照上述三条规则去说谎言,把谎言仅作为在善意的基础上进行交际的必要策略。这同丑恶的谎言、同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造的谎言相比,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那种心术不正、诈骗、奸妄、诬陷的人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善意的谎言会倍添其人性魅力,使人们更爱他、敬他。

◇对反对而言:沉默震慑力量最强大

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往往是那些落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寂静无声。这个道理在恐吓中也颇为灵验。在生活中对某些气势汹汹来找碴的人,如果你不动声色,不理不睬,便会产生比以硬对硬更大的震慑力量,也就是说沉默成为最为强硬的武器。

例如,一个工人的一位农村亲戚给他带来8只母鸡,为了让这8只母鸡下蛋,就在围墙的角落上垒了个鸡圈。厂长让人劝其处理母鸡、拆除鸡圈。因为他没有执行决定,厂长就派人强行抓鸡拆圈。于是这位工人大闹厂长室,厂长则专注地看一份文件,头一直就没有抬起来。待这位工人一阵大火过后,厂长拉开写字台抽屉,甩出一份处理这件事的决定给这位工人,并告诉他以后再出类似事件就勒令其搬出厂区去住。说完就拂袖而去。此时,那工人的气焰全熄了,低着头回去了。这位厂长就是凭借无言无声的力量占据了心理优势,使对方不战自败。

糊涂学认为沉默是金。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告诉别人,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沉默不是无奈,不是软弱,而是:—种内在的抗争,能起到舌头无法起到的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