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重生之我的1970新科奶爸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第1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第1页)

关于数字信息通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他更清楚。

从1G到3G,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世界前沿,但在4G和5G通讯技术领域,苏秀完全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后的华夏,一定会实现弯道超车!

想到未来的4G和5G通讯网络核心技术,苏秀对掌握一家完全被自己控制且能大规模研制芯片的生产基地,内心变得更为迫切了。

回顾台积电的发展历程,处于1982年的台积电,尚在全球晶圆代工这个新生行业中苦苦挣扎求生存。张忠谋在台岛投资的晶圆二厂模块B现在貌似还没有完工。

这个时候投资入股台积电,苏秀深信,张忠谋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拒绝投资人的眼光和善意。

最重要的是,苏秀手里有着一张台积电无法拒绝的超级订单:诺基亚8210手机芯片。

对于诺基亚8210的全球销量,苏秀一点都不担心。

一年销个一千万部,那是保守估计。

一千万部手机就意味着一千万枚手机芯片,数千万枚集成电路模块。这对一家专门定位芯片代工的厂商而言,绝对是一个大订单。

郭昌荣来港的速度,比苏秀想像中的要快。

次日上午,苏秀领着郭昌荣在高通电子集团各条生产线和电子科研中心参观了一圈。

短短几个月时间,秀爷只身来港岛创下如此大的产业,委实让郭昌荣佩服得五体投地。

秀爷果真是他郭某人命中的贵人和福星啊!

“秀爷,您什么时候去大陆建分厂?像诺基亚8210这样精致美观的移动电话,一旦上市,绝对会供不应求。”

拿着手里这部蓝色外壳的诺基亚8210,郭昌荣眼巴巴地望着苏秀。

“呵呵,快了。一旦我启动回大陆投资的计划,投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电子厂,而是基于长株江三市融城的整体布局,同时要在长洲、株陵和蚝城三市兴建三个不同的产业工业园。”

说到这里,苏秀转脸望着郭昌荣问道:

“老郭,你印象中的张忠谋,是个怎样的人?”

听苏秀发话,郭昌荣立马放下手里的诺若亚8210,正容答道:

“这是一个说话做事对己对人都非常严格的人!他大学本科念的是哈佛大学,硕士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读的是斯坦福大学。此人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

德州仪器当时在半导体行业排名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万员工,其中一半归张忠谋管。可以说,他是最早进入M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德州仪器彼时希望向消费电子领域转型,希望张忠谋在半导体之外再造一个消费电子帝国。

而张忠谋却坚信半导体行业仍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认同公司的战略转型,于1963年离开德州仪器。离开之后张忠谋在通用仪器公司总裁的职位短暂任职,1965年应邀出任台岛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便回到台岛。回台第二年他就开始着手建立台岛的半导体加工企业。”

苏秀若有所思地轻轻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你对台积电的情况知道多少?”

郭昌荣想也不想便答道:

“张忠谋成立台积电之初,就明确表示,他要做的半导体公司,必须让它长期繁荣,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做世界级!本着这个远大目标,台积电从一开始的起步就比别的半导体公司要高,出手就是要建一家能批量生产6英寸晶圆的工厂。

我记得这个工厂当时的投资预算是2亿美金,台岛国家开发基金占股48。3%,为第一大股东,荷兰飞利浦占27。5%是第二大股东,台塑等7家私人企业占24。2%。经过五年的发展,从去年开始才略有盈利,远远没有达到股东们的期望值。”

苏秀明显有点意外地多看了郭昌荣两眼。

前天他只是在电话中跟郭昌荣提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并没有多说什么其它的事,没想到老郭居然已经把功课做得这么充份了。

呵呵,还真是人老成精啊!

苏秀翻遍记忆,后世台岛貌似没有一个叫郭昌荣的大企业家。

看来这位也跟老曾差不多,最终都在商海浮沉中触礁了。

“老郭,台岛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你对台岛的未来怎么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