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家长的家教观念 > 观念2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1页)

观念2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1页)

案例回放

11岁的张沫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尤其是语文。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徘徊在班里的中等位置。

后来张沫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很喜欢这位新老师,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学习也更加刻苦了。张沫给自己制定了很详细的语文学习计划,她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按时完成作业,还要理解和熟记三个生词和一个成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沫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起色,在上次的期中考试中,张沫的语文考出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拿到成绩单后,张沫很高兴,她想自己考了这么好的成绩,语文老师一定会表扬她的。

可是在随后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非但没有表扬张沫,反而因为张沫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太快而怀疑张沫是在作弊,张沫看到老师满是不信任的目光,心里很难受。

杨沫回到家拿出成绩单让妈妈签字,妈妈看到张沫的成绩单后很高兴:“新老师教的就是好,看你语文进步得多快啊!”杨沫心里想:语文老师这么不信任我,我以后再也不学语文了。

在后来的一次语文测验中,杨沫的语文成绩下降得很快,当妈妈再次看到成绩单后不满地说:“老师怎么这么不会教学生啊,瞧瞧,学了这么长时间,成绩反而下降了。”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的做法固然不妥当,但妈妈的做法也没有建设性。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了解,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老师没有必然的关系。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妈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如果张沫的妈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客观地对待孩子的成绩,有效地与张沫进行沟通,或许事情会是另外一种局面。从这个角度讲,好妈妈的确胜过好老师。

一般来讲,妈妈都会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妈妈只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就可以了,其实不尽如此。妈妈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妈妈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妈妈的教育胜过老师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事实也表明,世界上许多有重大成就的人,也都得益于有位会教育孩子的母亲。爱迪生的妈妈把老师眼里的“低能儿”培育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母亲用自己的行为为老舍树立了爱的榜样,老舍视之为母亲给予的“生命的教育”。

受妈妈良好教育的影响而取得成就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有人说,妈妈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也决定了世界的未来。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妈妈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妈妈要用智慧照亮孩子人生旅程的起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那么妈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改变

1.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教育专家认为,信任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妈妈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本能是上进的,也是善于自我调节的,妈妈要相信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引导,让孩子在妈妈的信任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获得的成就和妈妈的教育密不可分。妈妈教育爱因斯坦有自己的诀窍,她给予了爱因斯坦无限的关爱与信任。有一次,数学老师建议爱因斯坦的妈妈:“你那个儿子将来长大学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碰任何跟数学有关的东西。”回到家后,爱因斯坦就忍不住问妈妈老师究竟说了些什么话。他妈妈是这样回答的:“老师说你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潜力,不过还没有完全发挥。将来你如果用点心,肯定能出人头地。”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无限的信任。

总之,妈妈若想要孩子早日摘到成功的果实,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让我们来看看肖琪的故事吧。

周五下午放学后,肖琪一进家门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和同桌约好了明天去学校踢足球。明天我可以去吧?妈妈明天要提醒我啊,我可不能忘了。”妈妈一听,感到有些为难:该不该让他去呢?一方面,肖琪已经和同学约定好了,要是不让他去肯定会影响到他的诚信;而另一方面,肖琪马上就要面临期末考试了,踢足球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

妈妈左思右想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肖琪的要求。不过,妈妈也告诉肖琪:“明天出去踢足球可以,但你一定要在十一点半之前回家,妈妈可相信你啊。”刚开始看到妈妈犹豫的神情,肖琪还担心妈妈不会答应他去踢足球,可是听到妈妈后来的话,肖琪也爽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要求。

第二天,肖琪早早地就出去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一点了,妈妈有些担心肖琪又会忘记时间。就在十一点二十分的时候,肖琪大汗淋漓地回到了家。看到肖琪提前回到了家,妈妈很高兴,连连夸奖肖琪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肖琪也很高兴地说:“妈妈让我去踢足球,让我在十一点半之前回家,就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让妈妈失望啊。”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肖琪的妈妈相信肖琪能够及时回家,肖琪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了妈妈看。所以说,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妈妈的信任下自觉履行承诺,不轻易食言,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为了帮孩子巩固所学知识,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总会给孩子布置很多作业。按照传统的教子观念,妈妈也总会督导孩子回到家后先做作业,甚至妈妈还会给孩子布置些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完成。总之,妈妈教育孩子也会以孩子的作业为重,可是,这种做法并不是十分合理的。

孩子原本是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进行的,可是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学习科目的增多,孩子的作业也越来越多。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等孩子步入初中、高中后就很容易把学习看作自己的负担,看作是老师和家长分配的任务。毫不夸张地说,这都是作业惹的祸。

想想吧,有些字词孩子本来写三遍就可以学会了,可是你硬是让他抄写十遍,那么多余的那七遍对孩子来说就是负担了,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妈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作业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学习就能得心应手了。

让我们一起看看李宏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李宏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语文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检查前几天学过的古诗,要求学生把5篇古诗都背写下来。

5首诗一共有一百多字,李宏在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字不知道该怎么写,就用拼音代替的。由于老师没有提前要求,所以有很多同学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最终也没写出来。老师看到这样的结果很生气,于是要求同学们把所有的古诗都抄写十遍,并要求第二天把作业交上来。

回到家后,李宏就开始写作业,当他做完数学就已经九点半了,这时候李宏已经有些困了。可是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没办法,李宏只好硬着皮头继续写。不知不觉李宏就睡着了。后来妈妈把他喊起来,让他去睡觉。李宏有点沮丧地说:“妈妈,我不能睡,老师让抄写十遍古诗,可我一遍还没有抄,明天早上就要交呢!”妈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问李宏原来不会写的字是否会写了,李宏说自己已经会写了,并且还给妈妈写了出来。于是妈妈告诉她那十遍古诗不用抄写了,妈妈可以去找老师商量。

第二天早上,在李宏上课之前妈妈就去找了语文老师。妈妈把自己的观点告诉老师,虽然老师并不赞同李宏妈妈的观点,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不会批评李宏。这时妈妈才放心。

妈妈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对于不合理的作业,妈妈要让孩子大胆说“NO”,这样才能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更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