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家长的家教观念 > 观念54 挖苦孩子害处多多(第1页)

观念54 挖苦孩子害处多多(第1页)

案例回放

苗苗今年9岁了,上小学四年级,好奇心很强,勇于尝试新事物。元旦晚会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苗苗班上有位同学表演的葫芦丝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和认可。看到同学在台上穿着精美的服装,轻松自如地吹着葫芦丝,苗苗很是羡慕,心想:要是我也可以吹得这么好,那该有多好啊!

一回到家,苗苗就缠着妈妈买葫芦丝。葫芦丝虽然买回了家,但是由于妈妈最近工作很忙,所以一直没有来得及给苗苗请到合适的老师。即使如此,苗苗学习葫芦丝的热情依然很高,每天放学后就在卧室里吹。

妈妈听到苗苗吹奏的葫芦丝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很难听,就对苗苗说:“学音乐是要有天分的,你不是这块料,还是别学了。”听到妈妈的话,苗苗的心里就像浇了一盆凉水,难过极了,她想:妈妈怎么这么说我啊,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从那以后,苗苗和妈妈的谈话越来越少,母女俩变得有些疏远,苗苗也不像从前那样什么都想尝试,性格似乎也越来越内向了。

当苗苗吹奏得不成曲调时,妈妈与其挖苦苗苗笨,学不好,不如顺其自然,让她自己去摸索。如此一来,既保护了苗苗的好奇心,又不会伤害到苗苗的自尊心。

孩子有时一时兴起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往往会做不好或者出点儿差错,这时候常常会遭到妈妈的指责,甚至讽刺和挖苦。有些妈妈对孩子不从正面进行教育,而总爱讽刺、挖苦孩子,认为这样能使孩子成才、上进,结果在无形中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据调查显示家长讽刺挖苦孩子,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孩子会变得自卑,对自己失去信心,因为从妈妈那里看不到希望;孩子会干脆放弃努力,因为妈妈对他的努力不屑一顾;孩子会觉得妈妈不讲理;孩子会觉得不公平,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对妈妈也用这样的口气,一定会挨骂;孩子会故意做错事,做坏事——孩子怀疑妈妈对他的爱。

可见挖苦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赏识孩子点滴的进步,维护孩子的自尊,远比去伤害他们稚嫩纯净的心灵要好得多。

妈妈改变

1.这些话不要讲

生活中妈妈可能会说很多伤害孩子的话,从而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我们给妈妈总结整理了一下,在教育孩子时,这些话妈妈不要讲给孩子听:“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早就应该这样做了。”“你以为你是谁?”“你可真有能耐!”“你学不好的。”“我早就知道,你活该!”“你看×××多厉害,再看看你。”“你真没出息!”“我就知道你做不好。”……

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说这些话,就很容易让孩子在无意间受到伤害,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李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晨从小就有粗心的毛病,这可为李晨和妈妈带来了不小的烦恼。今年,李晨已经升上小学三年级了,却经常因为粗心影响成绩,特别是数学。其实李晨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领悟力强,学什么都很快,可就是改不了粗心的毛病。

每次考试,李晨不是看漏了题,就是计算错误。甚至原本计算正确了,从计算纸上照抄到考卷上也会写错,有时还常常因为小数点而丢分。为了帮助李晨改掉粗心的毛病,妈妈帮助他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考试前将“不要粗心”写在纸上,考试时多看几眼;考前默念“不要粗心,要细心”;甚至还会用铅笔在考卷上写上“粗心大意要不得”来提醒自己。可是都无济于事,每次考试李晨都会因粗心丢掉好几分。渐渐地,妈妈对李晨失望了。

李晨是个懂事上进的好孩子,看到妈妈失望的样子,心里很不好受。叉到期末考试了,李晨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细心,千万不要再出错、再让妈妈失望了。

考试的时候,李晨把草稿纸和考卷上的答案,检查了好几遍,结果他的数学考了九十六分,最后一道题因为不会做而丢掉了四分。李晨很高兴,心想这次妈妈一定会对自己感到满意了。一放学,李晨就拿著数学考卷一路跑回家。见到妈妈,李晨一下子冲到妈妈跟前,将考卷高高举起:“妈妈,我数学考了九十六分,这次我没有粗心了。”谁知妈妈非但没有夸奖他,反而冷淡地说:“你要是不粗心,早就考满分了。”

李晨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他心里很难过。不久之后,他的数学成绩又下降了。

当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有所进步时,妈妈千万不能挫伤孩子追求进步的积极性,更不能加以挖苦,而应当适时鼓励孩子。妈妈应该对李晨说:“有进步,晨晨真棒!”如此一来,李晨就会感到:“妈妈赞美我做得好,我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很可能会就此改掉粗心的坏毛病。

2。不要让玩笑话伤害了孩子

有许多“大马哈”式的妈妈,喜欢和孩子开玩笑。以为这样能够和孩子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妈妈要注意,不要在玩笑中伤害到孩子,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长的一个时期会追求自我,喜欢与众不同。孩子有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妈妈应当鼓励,因为它展示了孩子聪颖的灵性、好奇心和创造力;但是还有一些行为,因为不合常规,或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妈妈就要帮助孩子转变观念,抑制出格事情的发生。

我们来看一下赵虎的妈妈是怎样教子的。

赵虎10岁的时候已经是个大家公认的小帅哥,尤其是一头浓密的黑发使他显得更加帅气。妈妈的同事、朋友都称赞赵虎帅,妈妈也一直引以为傲。

这个时候的赵虎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观,他开始不喜欢妈妈为他挑选的衣服,更不喜欢每次去理发店都由妈妈来决定他的发型。赵虎是个篮球迷,最崇拜的篮球明星是乔丹。从小他就梦想像乔丹那样,在篮球场上所向无敌、尽显威风。

有一天,赵虎对妈妈说:“我想剃个光头,妈妈你觉得怎么样?”

妈妈听到赵虎的想法,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她心血来潮,想和儿子开个玩笑,因此就对赵虎说:“剃光头确实很好,能省洗发水不说,还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听了妈妈的话,赵虎更加想剃光头了。于是中午放学后就去理发店剃了光头。

在学校赵虎的新发型不但没有得到同学们的羡慕,还受到了老师的责怪,说他标新立异。下午放学后,剃成光头的赵虎垂头丧气地回家了。看到赵虎的样子,妈妈很生气,大声斥责赵虎:“谁让你去剃光头的?妈妈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这么大了连玩笑都分不清楚,你怎么这么傻啊!”

听到妈妈的话,赵虎傻了眼,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那么信任妈妈,妈妈却拿自己开玩笑,以后再也不能相信妈妈了。

假如当赵虎询问妈妈的意见时,赵虎的妈妈不是只顾自己的性子和赵虎开玩笑,而是直接告诉赵虎说她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她觉得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那么赵虎或许会听从他妈妈的建议。

不过,赵虎坚持要剃光头妈妈也可以告诉赵虎,如果这样做他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新发型的非议,听到这话赵虎可能就不会剃光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