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先把握住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最先获取了胜利的法宝。
——比尔·盖茨
洞悉先知永远领先
要想成为赢家,就要收集大量的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设计未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梦想。
商场犹如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如果你不能打败对手,那么你就面临着被对手打败的危险。而打败对手的前提条件是:你不仅要拥有雄厚的科技经济等实力,同时更要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
俗话说:洞悉先知,才能永远领先。这句话用在商场上的意思就是:只有比别人更早一步掌握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才能走到所有人的前面。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微软的“神奇”的Mira。尽管离微软Mira技术的产品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诸如CNET这样一些著名的网站上,已经预置了相关的订购窗口,急欲将这种“神奇”的产品抱回家的用户被告知,留下他们的Email地址,一旦成品推出,会立即通知他们。
事实上,在2002年1月份美国拉斯维加斯的2002CES(消费电子展)上,这项新技术受到的关注程度出乎大多数人所料。当然,这款名字读起来与英文“神奇”(Mirable)相似的产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微软去年才成立的EHOME部门,大张旗鼓进军消费电子的第一款产品,它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盖茨最大的愿望是:用户在使用Mira时也和他一样笑逐颜开。
近几年,经常看到微软每年七月份在总部西雅图举行的大型MGB大会上都要放的一个短片:有那么一天,当你在家中用同一个遥控器,轻松指挥着所有电器和电源,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这正是微软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实现一个终端控制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这似乎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曾拥有的梦想,但在1个多月前的CES2000上,微软一下子将这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摆到了用户面前。这就是无线家用电脑技术平台——Mira。
2002年1月7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连续三年在消费者电子产品展览CES上发表主题演讲,这次他的中心话题是:配合WindowsXP,把PC变成通过Web提供内容的家庭数字中心。盖茨带来一款名为Mira的新产品。Mira是一种无线掌上设备,配有较大的显示面板,Mira比标准的基于PocketPC的手持式计算机要大一些,尺寸有点接近微软的TabletPC。盖茨在2001年秋天COMDEX贸易展览会上向顾客兜售的一款无线便携式计算机。
微软构想了一种互联家庭的形式,在这种家庭中,PC、电视机、游戏控制器和其它设备都能够自由地进行数据交换,而Mira就是这种互联家庭的中央远程控制台,或者可以形象地称为“数字家庭的中央遥控器”。
Mira设备需要与一台电脑相连来实现诸如视频压缩、数据存储或互联网浏览等功能,这意味着微软的“Passport”网上身份确认系统及其相关服务也将更加受到用户的关注。Mira将依赖微软的终端服务器工作,终端服务器是一个能够控制计算设备和中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软件。Mira提供的许多功能将通过MyServices来实现。MyServices是微软。Net策略的一部分,它能够储存各种个人数据,如日程表、地址簿,可被多种设备作备份恢复之用。微软的终端软件将很多计算功能从设备上脱离出来,放入后台服务器中运行。事实上,用户无法脱离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来单独使用Mira。Mira将有助于使微软的“。Net”服务进入家庭。扬基集团的媒体和娱乐分析师琼斯表示:“Mira和Freestyle是WindowsXP的延伸。它们遵循的是微软的一贯理论:要想提高对计算能力、微处理器和内存的需求,多媒体应用程序是唯一的候选人。它们是PC工业最后也是最大的希望。”
Mira的开发得到了美国英特尔、美国国家半导体、美国慧智科技和美国优派等公司的合作。据微软讲,日本的NEC、富士通、Matsushita及Sotec等四家PC制造商已经开始预订在他们销售的计算机中使用微软的Mira技术。
Mira:数字家庭的天使:从微软在国内推出“维纳斯”计划到现在,整整三年过去了,经历了狂风暴雨后,微软在网络时代继续保持领军地位;在为社会和用户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的同时,微软也成为IT业复苏和振兴的中坚力量。
2002年1月7日,在消费电子展上,盖茨还演示了一个视频片段,形象地演示了一家三口是如何使用Mira的:父亲可以用它在客厅里处理电子表格,女儿可以在卧室里用它听音乐,而母亲则在厨房里用它查天气预报。盖茨在演讲中表示:“虽然此前家电产品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是随着软件及通信协议的发展,今后各种产品间将能够互相交换数据,播放音乐、电影等数字信息内容”。
显示设备将更新换代:Mira的推出,将直接促进液晶显示屏和高清晰数字电视的生产和应用。Mira能将平面显示器、数字电视等智能显示设备与使用WindowsXP的电脑连接在一起。这些显示设备能通过电脑完成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下载音乐、编辑数字图像等任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甚至还可以将内容显示在平面电视上。如果Mira能进入千家万户,显示设备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对于显示设备技术开发商和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拉开后PC时代序幕:Mira是后PC时代崛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将极大地影响PC、PDA和IA(信息家电)产业格局的调整。
当然,这些信息家电产品市场扩大的前提是技术须更新换代,支持无线互联网络,支持以微软为首的信息家电巨头所倡导的标准。盖茨表示,2002年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关键一年。
使数字家庭深入人心:微软的“。Net”战略要通过互联网服务来执行计算功能,微软计划让PC成为家庭的神经中枢,包括音频、视频、上网等所有娱乐活动。
Mira将使得微软的“。Net”战略进一步深入人心。由于Mira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连接到个人电脑,电视机或者游戏机上,通过增加这种远程控制设备和新的用户界面,微软公司把个人电脑从办公桌上延伸到休息室或者舒适的沙发上,个人电脑在家庭娱乐和信息行业中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家庭数码中心将控制所有家庭娱乐和信息。
虽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基本轮廓已经有了:它将控制通过光缆、卫星、互联网等途径所传送的电视节目;处理原先由计算机完成的一些功能,比如电子邮件、即时信息、上网等;还有就是在线视频游戏等娱乐服务。盖茨认为,这些新产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在改善PC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将刺激经济的发展。
现在,国内家电业和IT业巨头们也纷纷透露,将涉足于信息家电。Mira可以轻松实现无线上网:信息家电产品是和网络应用密切结合的,产品的功能区分主要靠不同的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因此,为了迎合不同市场的需求,厂商必须推出配备不同网络技术、不同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支持不同微处理器的产品,而目前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家电厂商做不到这一点。
同时,由于信息产品是一种整合性的产品,其相关之技术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这对想进入信息家电产业的厂商而言,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项挑战。因此,此时Mira的诞生,给中国IT产业带来重要的影响。在网络都成为宽频化之后,信息家电产品就有可能像家电产品一样普及,人们就能真正享受到网络化信息社会的生活。
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今天,硬件制造商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新概念、新的增长点去支撑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了。微软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刻推出Mira,高举“数字家庭”的大旗,无疑将吸引众多的硬件制造商来共同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常同时,这也不可避免地对电子和家电制造业开始一轮新的洗牌。
标准不被接受将使Mira流产:“似曾相识燕归来”。Mira的理念,和几年前曾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的“维纳斯计划”是一脉相承的,Mira和Venus都是比尔·盖茨呕心沥血培养的亲姐妹。1999年初,微软的比尔·盖茨到深圳提出了“维纳斯计划”,即微软联合国内家电和IT厂商共同开发机顶盒上网技术。那时微软认为,信息家电的这些优势,将帮助中国大众跨越知识经济的门槛,进而享受数字生活或网络生活方式。“维纳斯计划”是微软在PC与家电结合并与互联网络相结合,将网络服务送入家庭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比尔·盖茨自己也承认“维纳斯”计划是不成功的,但是,维纳斯计划无疑成为微软进军数字家庭的一次重要而有益的预演,将“信息家电”送进了中国,而对于中国IT业和家电业的巨头,也是一次重要的热身。
微软公司要想在“数字家庭”领域再领风骚,就必须在未来几年内注意微软公司的推广速度不要超出了用户接受和使用的能力,并且不能超过其他外设制造商的研发能力。信息家电和PC业产业结构明显不同,微软不再可能借助在PC平台的垄断优势强迫其他公司使用WindowsCE。Net,因此必须改变合作策略和合作模式,要和其他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消费者电子协会是否能接受微软公司倡议的标准并且与微软合作并尽力推广,将直接影响Mira的成败。此外,家庭用户基本不具备电脑使用水平,而信息家电的操作复杂性要比普通家电高很多,Mira设备的操作易用性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能结合新一代语音及手写识别技术,将使Mira如虎添翼。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间,包括英文、中文、日文等不同语种的语音识别和语音理解技术逐步成熟,将会非常有效地解决信息设备的输入和控制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随口而出、随心所欲地和家庭的数字设备以及互联网上的人群轻松愉快地交流。那时候,信息家电将会遍布五洲四海,而数字家庭的“小天使”Mira的应用必将更上层楼。
盖茨向消费者们展出的不仅是Mira,也是MS。net: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微软在经历了2000年反垄断风波的折腾后,苦炼内功,步步为营,环环紧扣,三年走了三大步:2000年力挽狂澜地提出了MS。net,构架全新的技术形象。2001年,发布新一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XP,进一步确立MS在软件领域的霸主地位;2002年开端,在全球经济衰退、IT产业萧条、网络泡沫破灭同时降临的严酷环境下,在拉斯维加斯凛冽的寒冬中,微软发布了被称为“Mira”的新产品,显然是想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家庭时代抢占有利的地位。
微软在过去的20多年中,引领了IT业多次重要的变革,给IT的春天增添了更多的亮丽。这就是微软利用先知先觉来造就了一个信息时代。
信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比尔·盖茨
吹尽黄沙始见金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广泛地收集和网罗信息量,并能很好地利用和挖掘信息里蕴藏的效益,只有这样才会给你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身为挖掘信息高手的比尔·盖茨,比别人更明白“吹尽黄沙始见金”的道理,因此他从没有放弃过对自己有利的各种信息。在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初期,为寻求公司的发展一面着手开发自己的软件,另一方面也收购其他公司的软件,其中收买DOS软件系统是它最成功的一次举动,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在收购过程中保密方面出现了问题。
按着协议规定:微软公司要固定为基尔代尔公司搞语言,而数据研究公司固定为其搞操作系统。基尔代尔公司应该公开宣布协议的全部内容,但他们却没有那样去做。是基尔代尔自己违反了这个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