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吐蕃大军在城下列阵完毕,两下对峙,竟没有一箭一矢随意浪射,皆是百战精兵,战场上一时悄无声息。
正待再看,身边不远处却是一阵喧哗,居力延浓眉一轩,怒道:“何人在我军中喧闹,可是不想活了么?”
声音一落,一个亲兵跑上前来,附耳说了几句,倒让这令出从无二话的将领一时犹豫,再抬头时,几个身影已是出现在城头,只是都未穿甲戴盔,锦衣丝带,正是尉迟宝光一行。
一见主将身影,尉迟宝光也不敢自恃身份,当下拜伏于地,大声请求道:“在下虽是尉迟族人,却难有上阵之机,还请居力将领容我在此处稍出一点力气,以遂我平生之愿!”
身后的曾岳早已跟着拜倒,宝璐和林嘉却是站在身后,没有说话。
居力延面色不虞,战阵上刀武器无眼,自己昨夜才向帝都发了信鸽,给尉迟家送去了这好消息,若今天这小子就没在了这守城之役中,岂不是打了脸面,弄巧成拙?
但这尉迟子弟话又说得如此恳切真挚,倒也是触动了他,一时间沉吟不已,目光也挪到了尉迟宝光的腿上。
尉迟宝光牙关一咬,双手按地而起,一把从旁边的兵器架上扯下一根长矛,双手一合,分作两截,又拿起旁边的一根长绳。
把两截断矛分别与自己的双腿紧紧绑在一处,直立挺身,大声道:“请将领放心,我绝不会拖了后腿,有损军威!”
这几个动作迅捷无比,态度坚决,林嘉几人被他的气势所摄,竟也没想到出手来帮忙。
居力延目光中终于流露出一丝赞赏之色,一抹下巴上黄色虬髯,大笑一声道:“不愧是将门虎子,你便跟在我身边吧!”
尉迟宝光大喜,只是已跪不下去,只好躬身施礼。
居力延又将目光转到了他身后几人的身上,正欲说话,突然城下“嘭”得一声爆响,斜眼看时,只觉一道乌光如电般飚射而至,目标却正是那身材最为高大的年轻人。
原来城下的吐蕃大军中也有目力较好的斥候,眼尖看到城头上来了几个锦衣华服的贵人,倒像是这堂军中的重要人物,当下便派出了军中射术最高的一名“射雕手”,放出一箭,欲取奇功。
“射雕手”自古便有,是这高原吐蕃各军悉心培养的一群超卓弓箭手,他们膂力过人,射术精妙;“
“百万军中或取敌将性命、或断对方大旗,早建下无数功勋,不过要求太高,人数却少,这五万人中,也不过六人当得起这个名号。
此时射出一箭者,便是这六人中最厉害的一位,名字唤作平嘉顿珠,他不仅射术高妙,自己也是军中千夫长,更是前军统帅平嘉雍措的亲生儿子。
刚才他卓立于地,手挽八石巨弓,向着城上那最显眼的”贵人“射出了志在必得的一箭,心中开怀,暗觉功劳到手。
不过他确实选错了目标。
林嘉静立当地,面色从容,他身上所穿的依然是在少林时和尚们赠他的玉色锦袍。
少林富庶,和尚心好,送的衣服确实亮眼拉风,也招来这暗中一箭,此箭风声呼啸,疾如奔雷,正是向着面门而来。
居力延面色一变,身周几个亲卫也是挺盾上前,但眼见来不及了,心中一时开始嗟叹这少年的命数。
蓦得,却见这锦衣年轻人眼都不抬,只是轻抬右手,就像拂去左肩灰尘一样轻轻一弹,那支如同乌光一般的三尺射雕长箭便当空”砰“地一声,化作了一团碎末,洒在城墙上。
城上城上一时都呆在当地,林嘉的身边却也是”嘭“得一声巨响。
声音比刚才那位射雕手的还要大上一线,却是尉迟小妹妹粉面含煞,手中”采月“长弓弓弦震荡,一道乌光比刚才那支还要快上一线,电光火石间便一闪而没。
城下的平嘉顿珠呆呆而立,口中喃喃道:“这是……什么箭术?”说话间,手中的八尺巨弓“喀拉”一声,从中而折,紧接着又是“呲”得一声,心窝处前后飚出一道血箭,仰面便倒,再无声息。
城下城下一时皆都愣住,紧接着城上一阵爆炸般地欢呼响起,正是:“好箭法!好神射!”
城下一片黯然,已有人将那倒在地上尸体抢了回去,再找那一箭时,却只见地上一个深深的孔洞,哪里能取出箭来!
前军大将,“东本”平嘉雍措黑脸如铁,自家儿子的尸体看都不看,眼中一丝戾气闪过,将手一挥,喝道:“攻城!”
居力延大喜过望,没想到竟还有如此好手藏在这里,尉迟小姐神射自是京城有名,这高个儿年轻人也好像身手不凡,从未听说过有人能弹飞“射雕手”的狙杀一箭,今天还真是开了眼界。
城下金鼓声响,吐番甲士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居力延也来不及再多说什么,丢下一句:“尔等便在此处!”
转过身来,一叠声的指令传向四方。
尉迟宝光和曾岳大喜而笑,取出双鞭和陌刀便立在城墙之前,早有兵卒拿来铁甲,给他们套在身上。
宝璐小妹妹身材太小,刚才那一箭还是站在城墙垛子上射的,眼下她长兄使劲把她拖到了内侧,只让她觑空射击那上来的蕃兵,死活也不许她再上得前去。
同样几个小兵一脸崇敬的拿来铁甲,不由分说给这彪悍的小妹妹套上,直把身材娇小的国公小姐裹成一个矮铁桶的模样,这才屁颠颠的守城去了。
只有林嘉不让旁人近身,别人也是一时也不敢靠近,他自己长身而立,就站在这城墙的最前面,倒不是他要有意拉风。
事实上,虽然也是想要见识一下真正的战阵,尽一份大堂士子的本份,但他上城来的主要目的却是想来“望气”。
有修为的修道之人,能远观日月星辰,看天子和帝都之气;近能观山川河流,看宝物与金银之气;
甚至在两军之间,也能看出所谓的“军胜”、“军败”、“伏兵”、“屠城”之气来,也是神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