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堆兵力,作用不大,抽调两个炮兵团和第四旅前往辽东。”
“向海军发报,请求海军将超勇扬威调往渤海北岸,防备东瀛人的进攻。”
“其他的,按二号预案展开。”
…………
经过多轮扩充,大汉军的兵力已经不比清军少了。
特别是清军给了大汉军几个月的缓冲期,新兵完成了基本训练。
用作主力还差点意思,但就算放在一战用于填线,那也绰绰有余。
但是,大汉军需要用到兵力的地方也比清国多。
南方诸省,还有许多清国的孝子贤孙,特别是那些无良地主还在反抗,大汉军需要兵力控制地方。
除此之外,还需要维持在辽东的军事存在,也牵扯了大量精力。
所以战斗一开始,为了保险起见,大汉军处于守势。
例如在鲁省,大汉军只有七个师十来万人。
在鄂省甚至只有四个师,六万人。
不过在苏北、皖北,大汉军还有十个师做准备,作为第一批预备队。
四月下旬,清军东路军攻占了渡口,都没有理会一旁利津县,一个劲儿的找船,想要渡河。
“大人,奴才给荣禄大人请安,船只已经寻到,奴才正在安排渡河。”
荣禄还没有下马,手下的参将就跑来报喜。
“那么快?有多少船?”
荣禄正在下马的动作愣了一下。
大汉军已经占据了这一线大半年了,这场战役双方也酝酿了好几个月了。
这些时间,足够大汉军把渡船清理干净了。
他都做好了过来重新造船或者其他泅渡工具的准备了,结果竟然有船?
“有上百艘,放心吧大人,奴才已经审过他们了。”
“贼军之前也曾在利津县设防,得知我天兵到来后仓皇逃窜,就是从这儿渡河的。”
“也是咱们来的巧,这上下百里的渡船都被贼军强征了,除了这儿,周围都无船可渡。”
“而且奴才已经派人过河查探过了,渡口周围二十里,一个贼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参将也不是傻子,起初也觉得有诈,分批先渡了一百多个骑兵过去。
这一百多个骑兵对周围进行了地毯式侦查,都没有发现大汉军的踪影。
只发现了一片被踩踏的麦田。
“麦田?哼!果然是草莽,无能之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