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东京城,街巷纵横,商贾云集,然城中却暗藏着一桩离奇的案件。一起惨案发生在离城不远的一个山庄,彼时正值深秋,四野萧条,风吹枯叶飘零,预示着一场鲜血淋漓的纷争即将展开。
受害者是山庄的少主林天华,此君年方十八,俊秀潇洒,尤其是一身青衫,飘逸如玉,然骄阳不再,天华却在一夜之间,性命丧于非命。案件发生的当晚,山庄中已是灯火辉煌,众人尽欢,酒酣耳热间,林天华却忽然失联,直至翌日清晨,被人发现,死于书房,面容扭曲,似受了重大的惊吓,身体周围则是几具形状各异的木偶,满是诡异的气氛。
包拯接获朝廷旨意,率南侠展昭、公孙策、王朝和马汉五人,直奔林家山庄。包拯身着黑衣,脸上虽有些许皱纹,却透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气质,目光如电,左右巡视,在他眼中,事关人命,是非曲直无不必须揭开。
“包大人,此案凶残至极,断不能草草了事!”展昭率先开口,耳边风声渐起,似有异动。
“难道你怀疑此案与东洋邪术有关?”公孙策眉头微皱,眼神闪烁,曾听说过东洋修道者的妖异之能。
“看那些傀儡,似乎真有古怪。”王朝一指地上的木偶,脸色凝重。马汉披着一袭黑斗篷,此刻在一旁仔细打量着四周。
包拯走到书房,地面上满是凌乱的纸张,未收拾的酒具,甚至还有一盏仍未熄灭的油灯,映照出林天华最后挣扎的影子。他仔细搜索,手指撩动一张纸,引得一阵微风,发现一抹伸展的朱红色印记——那是邪教徒的专属符咒。
正当众人探讨之际,林家长辈匆匆赶来,面色苍白,声泪俱下,“包大人,求您为我家少主查个明白!我昨夜虽醉,但也记得当时有个东洋女子闯进来……”
“东洋女子?”包拯细细品味,心中有了计较,决定主动出击。他饶有深意道:“那女子可有特征?”
长辈颤声道:“她曰名可儿,面色如玉,肤若凝脂,身形纤纤而非常人可比,颇为动人……”
听闻此言,马汉的心中一动,似乎在想起了什么。眼下,众人正要深入山庄探查,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壮汉闯入,神情慌张:“大人,我有要紧之事!”
“说!”包拯目光一凝,心内警觉。
那壮汉满脸焦虑,神色匆匆,“我乃林家店铺掌柜,天华少主昨晚喝得酩酊大醉,曾对我提及一个掌握神秘之术的东洋法师,他曾威胁过我,今天却被人追杀!”
“追杀?”包拯皱眉,心知此事不简单,正是顺藤摸瓜的机会。他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速速带我们去查问!”
众人连忙跟随掌柜,他领着大家来到林家店铺,门内一片狼藉,货架倾倒,无数货物被撕扯一地,显然是打斗过的迹象。包拯找了一张未毁坏的桌子,取出笔墨,“你再次详细说说事情经过。”
掌柜点头如捣蒜,速速讲述:“我昨夜正欲关门打烊,突然听见摔门声,一个青影蓦然闯入,未待我问话,忽然就用傀儡术对我施展,高手相争,所用之技宛如鬼神一般,逼问我天华少主的行踪……”
包拯暗想,东洋邪术果真不容小觑,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却暗流涌动。
“咳!看样子,可儿和那法师绝非善类。”公孙策在一旁插嘴,眼里闪过一丝警觉,“我们此行可需小心。”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突然,店门被一阵轰然推开,闯入一干持刀身手敏捷之人,装扮如同东洋武士,杀气凌然。为首者是个高大威猛的汉子,脸上纹着刺青,怒目圆睁,口中冷笑道:“想知道我们东洋人之事,你们可得先尝尝教训!”
展昭见状,眼疾手快,立刻出剑而上:“你们就是杀害天华的真凶吧?”
言罢,他如电般掠出,剑光闪烁,与敌人瞬间交锋,身形灵巧如燕,正巧将敌人挑落一地。战斗在瞬间展开,木地板盛载着两者的骇人叫声,刀剑交错之下,火星四溅。
一时间铮铮声响,气氛紧绷。包拯一边指挥着随同大队,迅速捉住敌人。冲突如洪水般汹涌澎湃,不过片刻功夫,那几名东洋武士已被展昭一一击倒,然而为首的汉子却蓦然启动,祭出一块奇异的法器,唤来一道风刃,刀光剑影之间,一下子飞旋而怒卷,直逼展昭。
“不可大意!”包拯大喝,随即调动内力,驱动“埋弦策”,将那道风刃化解下来。展昭得之一助,剑势又如虹般袭向敌首,剑光闪烁间,敌人应声倒地,鲜血狂喷而出,终究为他们的邪术付出了惨痛代价。
“包大人,快!那法师要逃!”马汉的声音在后方响起。眼看着敌首神色狡诈,竟趁着混乱打算逃逸,王朝立即执剑追击。
包拯正欲追上,却发现他腰间的神符发热,心中不由一震,定是魔影伏来。果然,猛一转身,只见那个名叫可儿的东洋女子凭空而现,纤细的身姿如烟花绚烂,面带冷笑:“包大人,想离开这里,恐怕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