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陛下口谕,比武开始!”
十余位大小值星官,将指令往后一一传递。
只见两侧兵卒分别转身左右,在军官的带领下,陆续齐步走向六七十丈开外。
退场官兵列队蹲坐于地上,中间空出两三百米宽的空间。
约莫三千余身着新军装,手持燧发枪的士卒踏着步伐,转向军营大门口方向列队。
看来这三千多人,就是今天受阅比武队列。
曹变蛟小跑来到台前,敬礼后朗声道:
“禀总兵大人,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指示!”
黄得功又转向御前。
“启奏陛下,请您指示!”
“立即开始!”
“遵旨!”
军乐团礼乐四起,奏出后世慷慨激昂的旋律。
只见左面四五十丈开外,曹变蛟手持红旗,走在队伍最前面。
两个领队紧跟其后,后面再跟着百十号人,套着军刺的燧发枪靠于肩上。
待前队隔开五六丈,后方一队紧跟其后,都是以每个百户为单独队列。
士卒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点将台走来。
队列越来越近,红旗上除了一个大大的曹字,下面还赫然写着:
“禁卫军第一军第一师!”
“向右。。。看!”
曹变蛟身后的两个领队齐声高呼,猛地抬手敬礼。
队中百十人齐步走变正步走,将扛枪改为霹枪,一副雄赳赳气昂昂。
除每排最右侧一人外,其余兵卒全部侧脸望向台子。
兵卒们眼神刚毅坚定,展现出不一样的威武气场。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浑厚的嗓音从兵卒口中吼出,脚步声响彻四方,涌现出一股排山倒海之势。
崇祯五味杂陈涌上心头,眼中竟瞬间泛出丝丝泪光。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一队队百户从台前经过,皇帝行着礼站得笔直,时刻注视着属于他的儿郎。
尽管队列步伐稍显稚嫩,神色中的杀气大大不足。
赶300多年后的华夏英姿,还差得老远。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什么都足够了。
那一声声高呼,步履下踏出的坚定响声,令大员们惊掉下巴。
方正化、李若链、孙承宗及内阁诸臣还好,其他文武心中可谓巨浪滔天。
这就是天子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