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富爸爸财商课读后感 > 第六课 风险意识在如影随形的风险与收益中获利的思路(第2页)

第六课 风险意识在如影随形的风险与收益中获利的思路(第2页)

李嘉诚在投资的同时,也善于做风险控制,他一是收购或从事低风险相关业务;二是收购或从事不同回报期业务;三是收购或从事稳定回报业务来平滑盈利。其实现在我们看来,他的这些风险控制措施都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然而你为什么做不到呢?这就是问题所在,对于认识不同的人来说,风险看起来也是不同的。

就拿擅长投机的索罗斯来说,1992年,当他用100亿美元的杠杆做空英镑时,是在冒险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他肯定是在冒险。原因是每个投资者对投资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不同,容易根据自己的尺度来判断他的风险水平,或者认为他的风险是绝对的。但索罗斯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相信风险水平是完全可管理的,他已经算出,即便亏损,损失也不会超过4%,“其中的风险真的非常小”。

连成功的企业家尚且厌恶风险并且规避风险,要是想做成功的投资者就更要规避风险了。

聪明的投资人懂得适度承担风险

麦基有些迫不及待地问老怀特:“那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具体又是如何来对待风险的呢?”

老怀特说:“我们刚刚说过做风险的主人,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养成承担适度风险的习惯是做风险的主人的一个方面。”

财商魔法书:比尔·盖茨的风险对策

比尔盖茨这位商业巨匠,在投资中不但非常注意规避风险,还非常敢于承担风险,他认为:在如今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年代,收益往往和风险紧密相联。所以懂得承担风险的盖茨常常游走在风险的边缘。一些别的公司在进行大手笔投资时,经常会犯错误。但是微软则很少。

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微软规避风险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不喜欢冲头阵,他总是悄悄的尾随在大头针者的后面,甘当第二个进入者。一次又一次,当冲头阵者犯了错误被罚下场之后,微软发展的大门就迅速敞开了。

如果有人认为微软是惧怕冒险,那就大错特错了。微软从不避讳冒险,但只冒有价值的风险。例如在需要迅速决策时,微软近乎疯狂。事实证明了它在信息技术领域里无比的创造能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微软总是不断地为用户考虑:怎样带给用户更多方便?怎样让用户更轻松?因此微软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这也就是微软之所以称得上奇迹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使得它不仅在软件市场独占鳌头,在其他市场也可以迅速跨过起步期而加速发展。

如果有人认为微软舍不得投资,那就又错了。为了在风起云涌的网络热潮中分一杯羹,IBM、微软、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巨头出于战略的需要不得不发起了斥资上千万美元的投资行动,纷纷抢购网络新兴公司和科技公司。他们希望能找到下一个雅虎或者明日的科技领袖。同时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希望寻找能够与自己的产品形成互补或者能提供未来重要技术的公司。

2005年2月9日,微软宣布将收购Sybari软件公司;在英国,宽带运营商Telewest得到微软投资;在教育和娱乐软件市场,微软收购了FasaInteractive;在商业软件方面,微软收购了Groove网络公司……这些大手笔的投资都反映了微软在投资过程中的大胆和谨慎,因为不管其投资额度多大,始终还是围绕着产品的核心产业链来做文章。从不轻易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出手,这是微软规避风险的第二个办法。

微软凭借富有前瞻性的准确决策,在经营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在刻意地回避着任何细微的投资风险。

盖茨团队利用一个又一个科学而大胆的决策为微软带来无数风险投资形成企业购并领域的经典案例,从而无数次正确把握了时代的方向。聪明的比尔·盖茨,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不忘冷静,从不做任何自己不擅长的赌博性投资。因为他始终知道决策不是赌博,每一次决策都应该建立在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之上。正是捋顺了规避风险与承担风险的矛盾才塑造了神奇的微软。

虽然微软把主要资金都放在了IT领域,几乎没有其他的多元化投资,但是拥有大量资金的盖茨个人就不同了,他几乎把手里的资金全部都用来投资其他领域了。

这正是盖茨的聪明所在,微软是IT界老大,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所以完全可以围绕着IT业大做文章,让不同的分业务相互促进;而盖茨作为个人投资者,投资理财优势不明显,所以把资金用于分散投资风险。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大部分人不愿意理财的最大原因是不愿意承担风险。

在实际投资当中,有很多投资者,都很清楚的知道,只有把钱用于投资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可是真正肯付诸实施的却很少,原因是他们害怕承担任何风险,所以总是选择有固定收益率的投资理财产品,如存款、货币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等等。

投资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但不投资也会有风险,通货膨胀会造成风险,少赚也会有风险。但投资者盲目的冒险只能叫做鲁莽;投资者把自己的知识理念和判断加进去才叫睿智。成功的投资=睿智+谨慎+天时,三者缺一不可。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就很不容易。

哈佛的学生会自主地向那些大师学习面对风险的态度和做法。

投资大师索罗斯说“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索罗斯就是一个敢于承担风险的投资人,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选择与政府博弈的方式来赢取胜利。他还一向认为,一旦准确判断了市场形势,就该大举杀入。尽管如此,索罗斯还是要告诫投资者:即使要承担风险,也不能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在投资之前,要深思熟虑,认真思考,思考如何规避风险,思考如何承担风险,那么你得到的就会是风险带来的收益。总之,作为投资者,在风险来临之际,一定要勇敢面对,敢于接招,承担起风险的考验。

合理规避风险是实现财富目标的准则

麦基询问老怀特:“我以前投资了一只股票,出于规避风险的角度,我每天都要在网上浏览大师级人物对走势的看法,查阅股票公司的行情。可最后还是亏了,难道我做的不对吗?”

老怀特告诉麦基:“你的做法是对的。合理规避风险就要多方面了解信息,多看媒体的数据。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其实,要想合理规避风险除了用眼睛看媒体报道的数据外,还要学会勤思考,勤计算。如果一味盯着媒体的数据,在选择投资上随大流,那也只能落个随大流的下场。”

“你应该都向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学习,看看他们是如何规避风险的。我给你讲讲‘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经历,你就能明白了。”

财商魔法书:股神规避风险策略

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多次问鼎世界首富的宝座,与他多次避开股市风险是有很大关系的。1965年巴菲特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时候,每股股价大约是20美元,此后,这家公司从来没有送过股或者配过股,巴菲特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由于股本没有扩张过,使我们很容易计算50年来股价究竟上涨了多少。

1965年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一路上升,50多年来大部分年份收盘价都是上涨的,下跌的极少,先过了百元大关,随后过了千元大关,再上万元大关;到2006年上了10万元大关,当年的收盘价是10。999万美元;2007年股价更是大幅上涨,当年的收盘价为14。16万美元,一年里股价上涨了28。7%,年中的最高价还冲到15万美元。

2008年前两个月是美国股市的一场灾难,出现大幅下跌,金融股是重灾区,很多银行、保险股票大跌,一些股票甚至跌至5年来的低点。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波动幅度不大,2008年3月4日的股价还在14万美元左右,与2007年收盘价相差不大,正是凭借股价稳定的表现,巴菲特才能又一次问鼎世界首富的宝座。

这一次,我们又见识了巴菲特规避风险的能力,这已经是他无数次规避这种风险。就是因为能不断躲过灾难,才使得巴菲特的财富不断上升,一直稳居世界富豪榜的前三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