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是什么 > 第二章 树立威信的心理法则2(第2页)

第二章 树立威信的心理法则2(第2页)

将领导威信影响到每一个人

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

作为一个上司,要与下属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

权力和威信并不是一回事。权力是既定的、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而威信则是来自下属的一种自觉倾向。你可以强制下属承认你的权力,但却无法强制下属承认你的威信。那么,上司的威信从何而来呢?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1870年3月17日夜晚,法国最漂亮的邮轮之一“诺曼底”号,载着船员和乘客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航线上行驶。凌晨4点,它被全速行驶的重载大轮船“玛丽”号在侧舷上撞了个大窟窿,迅速下沉。顿时,人们惊慌失措地涌向甲板。这时,船长哈尔威镇静地站在指挥台上说:“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至少60人救出去!”船长威严的声音,稳定了人们的情绪,当大副报告“再有20分钟船将沉没海底”时,他说:“够了!”并再一次命令:“哪个男人敢抢在女人的前面,就开枪打死他!”于是,没有一个男人抢在女人前面,更没有一个人“趁火打劫”,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在生死关头,人们很可能不大会服从船长的命令的,而正是船长的威信使局面得以控制。在他要抢救的60人中,竟把他自己排除在外!他自己一个手势没做,一句话没说,随船沉入了大海。这就是权力所无法比拟的威信的力量。

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日本一位实业家曾经这样说:“权威是从内部自然产生出来的,从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试想,如果哈尔威船长在危急关头只顾自己逃命,那他的威信又从何而来呢?同样作为上司,如果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斤斤计较,那他在下属心目中是不可能有威信可言的。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况且,陈阿土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兴奋不已。可第一天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他是早上好的意思。天啊!!真是丢脸死了。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句话,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叫陈阿土!”

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作为管理者,必须建立自己的权威,树立自己的威严与影响力,并适当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公共场合讲话,譬如面对许多员工演讲,做报告时,要威严有力,震慑十足。当与下属谈话时,说话要有分量,一是一,二是二,坚决果断,切忌被下属左右。更不要让人混淆,谁是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

当然,管理者在平时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你的部署,所谓“上行下效”,谨防“上梁不正下梁歪”!

029

洞悉到下属的每一个心理细节

管理者应该善于把握下属的心理,然后利用这种心理做好工作。

管理者应该善于把握下属的心理,然后把这种心理为我所用。

在美国历史上,在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英雄叫陈·玻林,他在宾州指挥的保卫战,是美国内战中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在马上就要与来势汹汹的南军交火的紧要关头,作为北军的前线将领,他首先面临的挑战,却是如何处置刚接收到的120名叛兵,而这些怒发冲冠的厌战者,正是来自他的老家缅因州。已接到了上司的指示,对拒不从命者格杀勿论。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把叛军收编在帐下,对他们解释了身处的形势之后,陈·玻林说:“我们来这里,有的是自愿为捍卫联邦参战的,有的是在家里待腻了来这儿找刺激的,也有的是因为耻于不参加战斗被迫而来的。还有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来,是因为它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一些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崭新的事,我们是一支去使更多的人获得自由的军队;在这里,你们会有所作为,我说的不是这块阵地,而是一种理念——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价值,你们以及我自己,我们的价值要比一块地盘大得多。说到底我们是为彼此而战。如果大家选择跟我们一道,我个人将十分感激。”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其他人都留下并最终打赢了那场战役。

在这里,陈·玻林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对士兵们的私心、逆反、疑虑、恐惧都感同身受,他对人性向善具有敏锐的洞察。这显然比威逼利诱奏效得多。

如果这样的心理尚有功利之嫌,那么让我们看看陈·玻林在战斗结束后,接受南军投降时说了什么吧,他对交旗称降的人说:IadmireyournoblespiritandonlyregretthatIhavenottheauthoritytobidyoukeepyourflag。*9穴我非常钦佩你们的高尚精神,只是我很遗憾没有权力成全你们保留自己的战旗。*9雪

要按照以往的逻辑,作为胜利之师,陈·玻林完全有理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只是那样的话,他未必还会在败军中也同样赢得尊重。更何况,当后人不以胜负论英雄时,对胜利者的评判往往还会更苛刻。

030

令出必行才能使下属心服口服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坚持原则,使制度的严肃性让位于人情或是权力,长此以往,这些制度必然会失去执行的基础,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左传》记载,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心想,纸上谈兵管什么用,让我来考考他。便出了个难题,让孙武替他操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一百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练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9选”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表现得训练有素。孙武派人请吴王来检阅,吴王正为失去两个宠姬而惋惜,没有心思来看宫女操练,只是派人告诉孙武:“先生的带兵之道我已领教,由你指挥的军队一定纪律严明,能打胜仗。”孙武没有说什么废话,而是从立信出发,换得了军纪森严、令出必行的效果。

做人难,做个优秀的管理者更难。特别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中层干部,往往会遇到孙武这样的问题。制定一些政策出来,在推行的时候却因为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无法施展。这些人或者是比自己职位更高,或者有很多自己开罪不起的背景,他们形成的阻碍会让你进退两难。

正所谓“慈不掌兵”,管理者就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虽然推行的结果可能是得罪一些高层人士导致自己的职位不保,但如果你的政策推行不下去,那你的前途也会受影响。其实只要你真正是客观公正地执行政策,而不是过多纠缠于自己的私利,你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这是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企业存在这样的“两张皮”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堆积如山,摆在经理的案头上面像模像样,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员工从来不理会这些文件和制度的规定。劳动纪律如此,执行工作计划也是如此。于是,公司领导大声抱怨“为什么执行力如此之差?”

执行力差的原因是什么?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在哪里?制度不严肃正是执行力差的最根本的原因。提高执行力根本不要在西方管理学著作中找答案,也无须花上成千上万元请个外来和尚“念经传道”,方法很简单——你只要学习孙武的办法一定会大有改观!问题在于,很多管理者都没有像孙武那样的胆量和气魄。一旦制定的政策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或者执行一项制度要得罪比自己职位更高的领导或是老板的亲信,这些人往往会退避三舍,明哲保身。要做到所谓“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坚持原则,使得制度的严肃性让位于人情或是权力,长此以往,这些制度必然会失去执行的基础,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制度的约束没有了,执行力也就随之崩溃了。

031

只有真情的关怀才能获得下属的心

时刻真情关怀部下感受的管理者,将完全获得部属的心,并让部下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大家都吃完主菜,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直接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要见自已的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主厨与他的五位朋友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