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商人的经验是:拥有了高智商,不仅可以让你懂得如何创造财富,同时也能够让你知道,在财富的机遇面前应该如何去抓住它,把运气变成财气。
风险和收获成正比
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塔木德》说:请主降下磨难,考验我对主的信仰;请主降下苦痛,把我和普通人区分;请主给我以逆境,让我成功。
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公元1600年前后从英国迁移到美洲来的,传到约瑟夫·摩根的时候,他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到哈特福定居下来。
摩根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逐渐赚了些钱,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摩根投资参加了一家叫做“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也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摩根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慷惶失措,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股份。
摩根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他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
摩根把宝押在了今后。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全在此一举。
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摩根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俩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摩根净赚了15万美元。
能够把握住关键时刻,通常可以把危机转化为赚大钱的机会。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这正如《塔木德》所说:风险往往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在一定范围内规避风险
在犹太人之间无论有无契约,只要他口头答应,就可以信任。
这里有个关于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故事。
在19世纪初,德国人梅里特兄弟移居美国,定居密沙比,他们无意中发现密沙比是一片含铁丰富的矿区。于是,他们用积攒起来的钱,秘密地大量购进土地,并成立了铁矿公司。洛克菲勒后来也知道了,但由于晚到了一步,只好在一旁垂涎三尺,等待时机。
1837年,机会终于来了。由于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市面银根告紧,梅特里兄弟陷入了窘境。一天,矿上来了一位令人尊敬的本地牧师,梅特里兄弟赶紧把他迎进家中,待作上宾。聊天中,梅特里兄弟的话题不免从国家的经济危机谈到了自己的困境,牧师听到这里,连忙接过话题,热情地说:
“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呢?我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啊!”
走投无路的梅特里兄弟大喜过望,忙问:“你有什么办法?”
牧师说:“我的一位朋友是个大财主,看在我的情面上,他肯定会答应借给你们一笔款子。你们需要多少?”
“有42万就行。可是,你真的有把握吗?”
“放心吧,一切由我来办。”
梅特里兄弟问:“利息多少?”
梅特里兄弟原本认为肯定是高息,但他们也准备接受了。
谁知牧师道:“我怎么能要你们的利息呢?”
“不,利息还是要的,你能帮我们借到钱,我们已经非常感谢了,哪能不付利息呢?”
“那好吧,就算低息,比银行的利率低2厘,怎么样?”
两兄弟以为是在梦中,一时呆住了。
于是,牧师让他们拿出笔墨,立了一个借据:
“今有梅特里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元整,利息3厘,空口无凭,特立此据为证。”
梅特里兄弟又把字据念了一遍,觉得一切无误,就高高兴兴地在字据上签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