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塔木德智慧全书读后感 > 第四章 上帝夺走了我们的一切只剩下我们自己犹太人论顽强(第1页)

第四章 上帝夺走了我们的一切只剩下我们自己犹太人论顽强(第1页)

毋庸置疑,犹太人是世界上遭受磨难最多的民族之一,但是他们仍旧依靠顽强的毅力,超人的智慧,战胜了一切灾难,顽强的生活了下来,并且建立了美满的家园,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上帝夺取了我们的一切,剩下的只有我们。

自救是最后的生存之道

一部犹太人的历史简直就是他们遭受迫害的历史。正是苦难造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

在二战的时候,德国占领了东欧,对犹太人实施非人性的统治,目的就是把他们斩尽杀绝。在某个小镇上,有个犹太人家庭,一家五口为了躲避德国军队只好躲在一间仓库的小阁楼上,吃喝全靠朋友们接济。

每当纳粹巡逻队或者不怀好意的市民走近仓库时,他们就吓得屏声敛气,一点声音都不敢出。时间一长,他们完全学会了用动作来表达感情。

3个月后的一天,母亲外出觅食未归,关心他们的市民说:“你们的母亲肯定是被德国人抓走了。”又过了两个月,父亲也一去不回。半年后,叔叔出门不久,孩子们就听到一声枪响。

3个大人相继死去,寻找食物的重担就落在了姐姐肩上。每当仓库附近有风吹草动的声音时,姐姐就赶紧掩住弟弟的嘴。

过了1个月,姐姐也永远地离开了。从此以后,凡听到同样的声音,弟弟只有自己掩住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这是一个犹太人经历的悲惨童年的一幕。

犹太拉比常常告诉学生:

“只要不断地保持希望的灯火,就不怕无法忍受黑暗。”

每经历一次暴风雨,天空就架起桥一般的美丽彩虹,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有希望到来。黑暗过去就是光明,这是存活下来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要忍耐着生存下去。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能透过其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人生也是从苦难和黑暗开始,最后才到达幸福和光明的境地。这就是告诉自己,不要害怕痛苦。因为一个人只有痛苦到了极点,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这些都是《羊皮卷》告诉他们的。

犹太人的意识里面永远充满了痛苦的观念和深深的忧患,他们一生都是这样,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灵魂都是这样看待和思考问题的。

当他们被生下来的时候,大家不是为他的降临人世而高兴,而是为他而哭泣。犹太的箴言是这样解释的:

“孩子出生时我们觉得高兴,有人去世时我们感到悲伤。其实应该反过来才对。因为孩子出生时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而人死之时一切功业已盖棺论定。”

犹太的先知们认为人的一生分为6个阶段:

1岁时是国王——家人围绕着他,像扶持国王一样扶持他,对他的关心无微不至;

2岁的时候是头小猪——喜欢在泥巴里面玩耍;

18岁的时候是小羊——无忧无虑地欢笑、跳跃;

结婚时是驴子——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低头缓行;

中年时是狗——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摇尾奉承,乞求他人的善行;

老迈时是猴——行为和孩童无异,然而再没有人去关心他了。

纵观人的一生,犹太人认为不如意占十之七八,而幸福和快乐只占人生命运的十之二三。因此既然这样,也就不必惧怕痛苦和人生的种种烦恼了。相反,却是人生的痛苦和烦恼越多越好。

《羊皮卷》里说:“有10个烦恼比仅有1个烦恼好得多。”因为有10个烦恼的人不会再惧怕烦恼,而拥有1个烦恼的人会觉得整天都很烦恼。

这就是犹太人的人生观:痛苦,才是人生之路。人生是痛苦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要经受痛苦。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人生的某个目标而痛苦、努力地生活的,直到人死了,他的一生盖棺论定了,人生任务完成了,痛苦的努力才算结束。

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坚强

1989年,日本松下公司公开招聘管理人员,一位名叫福田三郎的青年参加了应试。考试结果公布,福田名落孙山。得到这一消息后,福田深感绝望,顿起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他自杀未遂。此时公司派人送来通知,原来福田被录取了,他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二,因当时计算机出了故障,所以统计时出了差错。然而,当松下公司得知福田因未被录用而自杀时又决定将他解聘。其理由是,连这样小小的打击都经受不起的人,又怎么能在今后艰苦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