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收到的汇款越多,他便亏损的越多,有人说这不是典型的傻瓜吗?错,他一点也不傻,他在寄商品给顾客时,再顺便寄去20种3美元以上100美元以下的商品名称和商品说明,再附上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卖一美元商品虽有些亏损,但他以小金额的商品亏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一个人有了信用,许多事就迎刃而解了。顾客就会信任他,所以也愿意买他的其他商品了。这样昂贵的商品既弥补一美元商品的亏损,也获取很大的利润。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之后,他成立了一家通信销售公司。三年以后,他的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了。雇用了五十多个员工,1974年的销售额高达5000万美元。在这样的鼎盛时代他还不过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
捕捉有效信息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可以用信息来代替和表示,信息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财富。犹太人认为,当今时代,谁善于收集信息、谁善于开发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商战主动权。成功的商人都擅长于见所未见、利用“零次”信息发财。
捕捉有效信息,抢占市场先机对于一个长时期缺乏保障的民族来说,有时一个信息就可能决定生死存亡。由这样的传统出发,犹太商人形成了对信息的高度重视与敏感。
商场上机会均等,在相同的条件下,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稳操胜券。而抢占先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获取并破译有关信息。
正因为如此,犹太大亨们格外重视信息,将信息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
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菲普力·亚默尔习惯于天天看报纸,虽然生意繁忙,但他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就会看秘书给他送来的当天各种报刊。
187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他仍然和平时一样细心地翻阅报纸,一条不显眼的不过百字的消息把他的眼睛牢牢吸引住了:墨西哥被怀疑有瘟疫。
亚默尔顿时眼睛一亮:如果墨西哥发生了瘟疫,就会很快传到加州、得州,而加州和得州的畜牧业是北美肉类主要的供应基地,一旦这里发生瘟疫,全国的肉类供应就会立即紧张起来,肉价肯定也会飞涨。
他立即决定派人马上到墨西哥去实地调查。几天后,调查人员回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亚默尔放下电报,立即集中大量资金收购加州和德州的肉牛和生猪,运到离加州和德州较远的东部饲养着。两三个星期后,瘟疫就从墨西哥传染到联邦西部的几个州。联邦政府立即下令严禁从这几个州外运食品,北美市场一下子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亚默尔及时把囤积在东部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他净赚了9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1。3亿美元)。这一条信息让他赚取了巨大利润。
亚默尔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是他长期看报纸、积累信息的结果。他手下有几位专门为他负责信息收集的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都比较高,长于经营,富有管理经验。他们每天把全美、英国、日本等世界几十份主要报纸收集到,看完后,再将每份报纸的重要资料一一分类,并且对这些信息作出评价,最后才由秘书送到办公室来。
如果他觉得某条信息有价值就和他们共同研究这些信息。这样,使他在生意经营中由于信息准确而屡屡成功。
在这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实例。
罗斯柴尔德家族遍布西欧各国,这种分布既使这个家族较易于获得信息,也使各种信息具有了特别重大的价值,在一地已经过时了的信息,在另一地可能仍具有巨大的价值。为此,罗斯柴尔德家族特地组织了一个专为其家族服务的信息快速传递网,在交通和通讯尚未快捷的时代,这个快件传递网发挥的作用决不容忽视。
19世纪初,拿破仑和欧洲联军正艰苦作战,战局变化不定、扑朔迷离,谁胜谁负,一时很难判断。后来,联军统帅英国惠灵顿将军在比利时发起了新的攻势,一开始打得十分糟糕,为此,欧洲证券市场上的英国股票疲软得很。
伦敦的纳坦·罗斯柴尔德为了了解战局的走向,专程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国打探战况。当战事终于发生逆转,法军已成败势之时,纳坦·罗斯柴尔德就在滑铁卢战地上。纳坦获悉确切消息后,立即动身,赶在政府急件传递员之前几个小时,回到伦敦。罗斯柴尔德家族靠信息之便而占了先手,他们动用了大笔资金,乘英国股票尚未上涨之际,大批吃进。短短几小时后,随着政府信息的公布,股价直线上升,转眼之间,罗斯柴尔德发了一笔大财。
这则轶事属于金融界的传说,但人们,包括犹太人自己,也把这种捕捉信息提前决策的金融技巧归之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显然是人们对犹太人在信息方面的“精明之处”的认可。
信息来自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很少一部分来自独家情报;更多的信息是来自公众的,但这需要进行专门的收纳、整理、分析,并且需要超常的破译思维。
犹太名人链接:
控制世界黄金市场和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家族——罗思柴尔德家族
鸟类学家用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银行世家来命名这些小鸟——罗思柴尔德八哥。同样是不大的族裔、同样面临来自欧洲其它财团的激烈竞争,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全球金融界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一有着25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家族历经洗礼,羽翼更丰,其总资产高达14亿美元。身为犹太人,他们忠实地捍卫着本家族的经营秘诀。他们拥有欧洲最具实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管理公司,垄断了南非的矿业开采,并涉足石油和有色金属冶炼……至于其间接投资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
同根连枝共荣损
罗思柴尔德的族徽上赫然镌刻着五枝箭。家族私人画师奥本海默取材自《圣经》的一幅作品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家族成功的奥秘:行将辞世的父亲把一束箭交给他的五个儿子,要求他们将之全部折断,五人逐一尝试,皆败下阵来,老人解开绳子,将箭一一折断,并语重心长地说道:“家庭的力量在于团结。”
为家族打下江山的迈耶·罗思柴尔德膝下共有五子,无一例外地继承了他的事业。父亲去世后,他们各奔东西,建立家族银行。长子阿姆谢尔来到法兰克福,充当家族的联系人,这里成了财团扩张的源头;内森与詹姆士分别去了伦敦和巴黎。萨洛蒙则远赴维也纳,与当时权重一时的首相梅特涅私交甚笃。卡尔则倚仗波旁王朝的势力控制了几乎整个意大利,直至梵蒂冈。
五兄弟之所以驰骋欧洲,与他们杰出的金融理念不无关联。他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旦遇到经营上的问题,总是共同决定,利润也平均分配。他们每隔若干年会晤一次,对家族大事做出决策,或是商议开拓新的投资领域。父亲弥留之际的忠告言犹在耳:“和睦共事,忠于家族利益。”罗思柴尔德家族的58桩婚事中,一半以上属于堂表亲属之间的联姻。尽管支脉繁多,其后嗣却始终保持着超乎寻常的团结。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传统似乎岌岌可危,家族的英国掌门人埃夫林·罗恩柴尔德新近与46岁的通信界女强人林·福雷斯特喜结连理。有人称这纯粹是金钱的结合,有人则盛赞这是爱情的结晶。同年,福雷斯特便成为注册资金10亿美元的欧洲通信分公司负责人。起初,公司债务缠身,然而,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金字招牌重振了投资商的信心,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据说,埃夫林打算将自己毕生经营的银行交给住在巴黎的堂弟戴维打理,后者现年51岁。
背靠大树好乘凉
罗思柴尔德五兄弟深知垄断国债市场的重要意义。老罗思柴尔德的古训之一便是“同国王一起散步”,其接班人禀承了这一传统,如今,他们依然是欧洲王室政要的座上嘉宾。
老罗思柴尔德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与强者结交是在激烈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他最初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古董商,却怀有鸿鹄之志。于是,他开始周游当时德国的各个公国,结识了酷爱古玩的王子威廉。威廉拥有德国王位的继承权,富甲一方。罗思柴尔德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珍贵文物倾囊赠予威廉。作为回报,王子允许他在自家领地里出售商品,其店铺的匾额上赫然写着:王室指定供应商。他的收入日渐增长,不久便成为威廉王子的宫廷银行家,并得以结识了众多德国政要。
他的儿子比他更为出色。从1804—1904的百年间,单是国债一项,家族收入就超过了1。3亿英镑。罗思柴尔德家族因而得到了“欧洲第六帝国”的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