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应该是无意捏到了吴家的命脉,要不然她也不会孤注一掷的去做这件事儿。”
“幸好她成功了。”许氏擦着泪道:“她当时该有多疼啊。”
“大伯母,您不必担心,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变得强大。”
大伯母不会知道,接下来长姐在京城的日子更疼。
“京城,我们也有这么多家姻亲,都没有谁拉扯一下玉儿?”老太太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娘家也就算了,许家呢,也这么干瞪眼看着?”
徐家和黄家、朱家就更不要提了,毕竟,春玉的外家是许家。
许氏的脸变得煞白。
当日肖府出事儿,许老夫人,她的亲娘就派了身边的于嬷嬷来找自己:你已是出嫁的姑娘,如果你要和离,就去庄上度余生,许家保你后半辈子衣食无衣。
这就已经是她最大的照拂了。
她并没有选择和离,而是跟着肖家人一起回祖籍,当时于嬷嬷听了自己的打算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许氏明白,于嬷嬷的态度代表着自己亲娘的态度。
所以,春玉出事,许家袖手旁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自己的亲生女儿她们都能放弃,更何况是外孙女。
“当日但凡有一个姻亲能为春玉出头,她也不至于被欺负成这样啊。”老太太又哭了。
“祖母,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最好。”春暖劝慰道:“您看,现在长姐不也一切都很好了吗?坏人也遭到了报应。”
“暖暖啊,你长姐在京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黄氏又来一句:“京城的夫人太太小姐的圈子里怕是再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春暖深呼吸一口气,今天的三婶真的……一言难尽啊!
“三婶,我们肖家祖父没出事之前,女眷连后宫都是进得的,更不要说什么夫人太太小姐的圈子了。”春暖淡淡的说道:“祖父出事后,您觉得谁还会请我们去赴宴,请算是你们黄家,未必也愿意请你这个姑奶奶去。”
这话成功的让黄氏变了脸!
是的,黄氏在娘家也不受待见。
真正算起来,三家,不,连着朱家,四家姻亲,最好的还是徐家。
只不过,徐家在京城的地位并不高,外祖父徐氏只是一个六品卫千总,并不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爹爹他们发配漠北的时候,外祖父和两个舅舅还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找到了人帮忙,这才能保证爹爹大伯他们在路上没有出差池。
这份恩情,春暖一直记在心里。
“是啊,京城的人心眼多得像蜂窝。”朱氏也是感慨万千:“长姐如今在庄上关上门过日子也挺好的,至少不会被人再算计了去。”
关于春玉与吴家的亲事,朱玲玲也听过夫君说起过,当时就觉得是被吴家算计了。
很感慨幸好自己遇上的是这么好的肖家。
“是,关起门过日子,就像我们一样悄悄的发展壮大,直到有足够的本事傲然立在世上面前,到时候拜贴还会少吗?”春暖淡淡的说道:“那时候,去不去赴宴还要看我们的心情。”
黄氏愣了一下,想要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说。
“暖暖,知道你长姐能渡过这个难关,我心里也踏实了一点。”老太太道:“只是,你为什么不早给我们说啊,今天差点就被那文氏给拿捏了。”
“祖母,过去的事儿说了也没什么用,只不过徒增烦恼而已。”春暖道:“但是我不知道这事儿居然会被他们当成伤害您们的武器,这样的事儿,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生的。”
“是啊,遇上事的时候,我们也得学暖暖,得冷静。”许氏道:“是我关心则乱了,当时差点中了她的计。”
“大伯母,这事儿也不能怪你。”春暖道:“任何一个当母亲的人听到女儿的消息都会震惊都会心疼的。”
许氏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可不就是这样的!
好在,她的女儿大风大浪都扛过来了。
她不能给女儿拖后腿,她一定得好好的。
“对了,母亲,今天赵太太向我透出一个消息,她想求娶我们家暖暖做三儿媳。”
许氏还真怕春玉的事儿影响了暖暖的婚嫁,今天赵太太也在这里,听说赵太太与肖太太文氏也有交集,这若是……
“噢?”老太太听到赵家有这心思的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长孙女没嫁好,自己得为春暖把好关,和赵家有交往,也知道赵明华那小子是个什么性子的人,转身看向孙子:“暖暖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