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朕与摄政王商议决定,自今日起,朝堂上下、举国上下,方方面面都得革新一变,方能使我大明千秋万代,永享昌盛。”
“陛下圣明,吾等愿为革新之事肝脑涂地!”群臣齐声应道。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王老七,宣旨。”
王老七应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展开那早已拟定的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大明开启新程,为顺应大势、促昌盛永固。
原六部旧制渐显局促,难以周全诸事,故决议革新官制,增设三部,共组九部,各有专司,以应时需。
着增设商部,特封李家源(吉米仔)为商部尚书。令其部专职商事,通贸四海,广纳八方财货,促经济繁荣,充盈国库;
立农部,特封周王朱橚为农部尚书。令其部精研农事,兴水利、垦荒田、研新种,保百姓衣食无虞,仓廪充实,筑牢国本根基;
建学部,特封晋王朱棡为学部尚书。令其部研习诸般技艺、育各方贤才精英,启民智、赋新能,为朝廷持续输送栋梁之材;
至于原有兵部,特封徐达为兵部尚书。令其部整军经武,练兵强军,探寻新式兵械妙法,革新战术,令我大明军队威震八方;
刑部,特封秦王朱樉为刑部尚书,以曾秉正为侍郎辅之。令其持律法公正之尺,严明纲纪,严惩奸邪,护革新之路顺畅无阻;
吏部,特封燕王朱棣为吏部尚书。令其部唯贤唯能是举,以功绩论英雄,激发百官奋进之心;
户部,特封李乾坤(靓坤)为户部尚书,令其部统管财政赋税,精细筹谋收支,合理调配银钱,保障朝廷用度;
礼部,特封陈天雄(乌鸦)为礼部尚书,令其部承传统礼仪之邦风范,司礼仪大典,兼理对外邦交,扬我大明威名;
工部,特封陈浩南为工部尚书,以沈立本为侍郎辅之,令其部兴建造,筑城修路、营造各类要地,夯实大明发展之基石。
各部当各司其职,协同奋进,不得推诿懈怠,诸卿受任,当殚精竭虑,不负皇恩,共铸大明千秋伟业。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满朝文官顿时一片哗然。
此次改革可谓是石破天惊!
不仅增设了商、农、学三部,原六部里,竟仅留徐达一位继续执掌兵部,其余尚书皆被替换。(礼部吕本和吏部詹同早被消消乐了!)
更让人惊愕的是,四位亲王高调入朝,担任尚书之职,还有那四位仿佛横空出世的神秘人物,也一步登天,成了各部尚书。
这一切,实在是太出乎众人意料,看来这大明的天是真的要变了。
而原刑部尚书曾秉正和户部尚书沈立本倒是没有太多惊讶,反而一脸庆幸,“这下,可算是安全落地了!”
胡惟庸与汪广洋想得更为深远,他俩则是把目光投向站在太子身旁的吉米仔等人身上。
此时乌鸦正一脸羡慕的看着靓坤,“阿坤,没想到你这么有出息,竟然都成了那啥尚书了!”
靓坤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有啥可高兴的,你不也是吗?”
“我乌鸦哪有你那么好命,撑死也就是老大的头马而已!
等等……我顶你个肺,刚刚念的那陈天雄,好像是……是我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