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回到营地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军队的整顿工作中。
他亲自到各个营帐探视伤兵,嘘寒问暖,鼓舞着每一个人的士气。
在医疗营帐中,他看着那些受伤的士兵,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坚定:“兄弟们,好好养伤。
等你们痊愈,咱们一起将脱古思帖木儿那贼寇彻底剿灭!”
士兵们听了,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纷纷表示伤好后要继续追随他冲锋陷阵。
除了安抚士兵,朱文正还召集了军中的智囊团和各营将领,对之前的战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复盘。
他们在营帐中围坐一团,地图铺展在案,朱文正手持令箭,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关键地点,与众人分析着战斗中的得失。
“此次脱古思帖木儿能侥幸逃脱,主要是我们对周边地形的掌控还不够。
追击时过于冒进,没有考虑到敌军利用地形设伏的可能。”李文忠说道。
朱文正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回应:“不错,我们既要保持进攻的锐气,也要更加谨慎。
接下来,我们要加强侦察兵的训练,务必提前掌握敌军的一举一动和周边地形的详细情况。”
在战术研讨方面,他们针对北元军队的特点,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
对于北元擅长的骑兵突袭,他们计划采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应对。
以步兵方阵为核心,配合弓箭手和火炮手,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同时利用装甲兵的机动性,在侧翼进行包抄。
在装备方面,朱文正下令对火炮进行改良,增加射程和精准度,为每辆装甲车配备更多的弹药和防护设备,确保在战场上的火力优势。
经过两天的精心筹备,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朱文正望着焕然一新的军队,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是时候再次挥师北上,完成彻底消灭北元残余势力的使命了。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元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装甲车与坦克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大地。
所到之处,北元的小股部队望风而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朱文正的军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撕开了北元边境的防线,向着北元的核心区域深入推进。
随着深入北元境内,地形变得愈发复杂,草原上不时出现连绵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
这一日,侦察兵传来紧急情报,前方发现了北元的一支主力部队,正在一座山谷中集结。
朱文正得知后,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在山谷外扎营。
他亲自带领几个精锐侦察兵,乔装打扮后,悄悄靠近山谷进行侦察。
山谷中北元军队的营帐连绵不绝,士兵们进进出出,搬运着武器和粮草,气氛紧张而压抑。
朱文正敏锐地观察到,北元军队的防御布置看似严密,但在山谷的东侧,因为地形复杂,有一处防御较为薄弱。
回到营地后,朱文正召集众将,展开作战部署。“敌军虽集结于此,但他们的侧翼防御有漏洞。
咱们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一路从西侧迂回,做出包抄之势,牵制敌军;
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则从东侧的薄弱处突破,直捣敌军中军。”
朱文正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行军路线。众将纷纷点头,对主帅的计划表示赞同。
战斗打响,正面佯攻部队率先发难。士兵们身姿矫健,手中突击步枪喷吐着火舌。
子弹似暴雨般射向北元军队,清脆的枪声瞬间打破了战场的宁静,激起滚滚尘土与硝烟。
榴弹发射器手熟练地调整角度,一枚枚榴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精准地落入敌阵,爆炸声此起彼伏,炸得北元士兵人仰马翻。
北元军队匆忙从营帐中涌出,骑兵们呼喊着纵马挥刀,朝着明军冲锋。
然而,他们的勇猛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面对枪林弹雨,不少战马受惊失控,骑兵纷纷坠地。
西侧迂回部队驾驶着坦克,在茂密的树林中艰难前行。
粗壮的树干在坦克的钢铁身躯前纷纷折断,履带碾压着枯枝败叶,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文忠紧紧盯着前方,不断通过对讲机指挥着车组,巧妙地避开隐藏在林间的沟壑与巨石。
终于,他们抵达了预定位置,迅速从树林中冲出,出现在北元军队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