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死了。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自然也差。要是到达港口时沙丁鱼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存活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有个聪明的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沙丁鱼的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一个公司的团队,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疲惫、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杀手”时,便会有种紧迫感,知道该加快步伐了,否则就会被淘汰掉。这样一来,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害怕的人自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体内的潜力。
让团队活跃起来,韩国人则有一套自己的做法。
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了一种特的管理制度,即让职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公务的权力。当一日厂长对工人有批评意见时,要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的员工收阅。各部门、各车间的主管,得依据批评意见随时核正自己的工作。这个工厂实行“一日厂长制”后,工厂的向心力增强了,工厂管理成效显著。在“一日厂长制”开展的第一年就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美元。
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也是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并身体力行地做一回管理者,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以使管理者从多方面看到管理上的不足。这样一来,这个团队成员的岗位都流动起来,尤其是管理岗位和普通员工的岗位流动起来后,这个团队就充满活力,不会是一潭死水。
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为此,它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职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全员决策”的开展,减少了公司中官僚主义的弊端,减少了繁琐程序,使原本反应迟钝的管理体系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令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进展。他本人被誉为全美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强调团队气氛活跃起来的重要性在于,一个团队只要活跃起来,就会成为一支高效率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队员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和信守承诺的程度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都会比较强,而这些是一个团队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必备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