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经济学小故事大道理 > 093 磨洋工的西方人(第1页)

093 磨洋工的西方人(第1页)

这是一位中国访问学者在西方的亲身见闻。

张教授来到美国的一所大学,住进了学校的这个专家楼。第二天,他出门看到,在这个专家楼的门前台阶旁,有一个新建无障碍(即不再有台阶)通道的施工现场。这个无障碍通道约1。5米宽,3米长,为的是方便残疾人和客人搬运行李用。这里原来是台阶通道,现在是要改造成有坡度的无障碍通道,并在通道两边加装一个不锈钢的扶手栏杆。

施工现场每天只有两个人,但现场堆有很多的机械工具和一部小型客货两用车。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地上那本夹着图纸和合同文件的蓝色公文夹。张教授暗自感叹:“好家伙,改造这么一个简单的通道,还煞有介事地玩起图纸来了,好一个幽默的小品素材!”于是,每次出门或者进门,看到这个现场,张教授都觉得特别好笑。

在张教授住进这个专家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安装扶手栏杆了。教授注意到,这个栏杆是一个不锈钢制成品,只需要用电焊焊接就行了。整个通道的表面砌上了大理石,扶手栏杆的基座外围刷上了白色的涂料。而且,工程结束后,无障碍通道仍然被黄色荧光的安全带围着,还不能使用。又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位质量检查员,手里拿着照相机对着这个无障碍通道连拍了几张照片,并在扶手下的一个地方用红色水笔做了一个提示性的记号,然后开着车走了。

这些现象令教授有些惊讶。为什么在发达国家里竟有建筑速度如此之慢的情况呢?

这样的例子张教授见过不少。他在华盛顿某大学访学期间,看到校园里的一家书店门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工地,据说是要造一个可以放置自行车的约2米高的单墙车棚。每天教授路过此地时总是看见有三位泥瓦工在现场施工。可是,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这个简易的自行车车棚还没有完工。后来他访问英国时,在伦敦东区的住所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那条街的尽头拐角处有一个搭起来的脚手架,是在改造一个民宅的屋顶。那个时候,张教授每次路过这个拐角的地方,几个施工者总是坐在工地上和他搭讪,他们的手上似乎永远都不会忘记端着一杯加牛奶的英国茶。几个月后,张教授搬离了这个地方,却见他们还在为那个屋顶忙碌呢。

可以说,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搞施工建设,无论工程大小难易,其速度之慢犹如蜗牛爬行。要说这些人在磨洋工,一点也不过分。

而在中国,速度从来不是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有“深圳速度”之说,到了9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我们现在的城市,高楼大厦早已超过了美国。机场、地铁、高速公路、跨海跨江大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日新月异,这样讲一点都不夸张。当下,无论你怎么怀疑中国的统计数字,你都不得不相信这建设速度是真实的。

中国的一个机场、地铁、桥梁等大型基础建设工程也不过几年时间就可以完工投入使用。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大都市的地下交通改造工程挖了几十年了,还在挖。

其实这中间的奥妙,就是劳力成本的差别。

在发达国家,劳力成本很贵,他们在建设施工中多用机器,少用劳力,从而使建设速度反而受到制约。而在我国搞建设时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入建设工地,轮流作业足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施工。所以,在中国建设工程是可以突击完成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劳动力的投入方面有足够的弹性。同样的建设工程,我们的施工技术包含着更高的劳动密度,而在发达国家里,他们的施工则含有更高的资本密度。他们主要靠机器设备在施工,虽然机器可以不间断地工作,但有限的人力却要休息。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源的禀赋差异导致了对技术类型的不同选择。这个差异背后还有许多可以玩味的线索。比如,因为劳力短缺,建筑公司就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揽所有的施工项目。于是,施工的任务被分解得越来越细致,市场的分工和企业的专业化也就越来越密集。因为分工密集细致,企业之间的协调也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和艰巨。因此,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就会对合同有越来越大的需求,书面合同也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久而久之,这个密集的分工格局和对合同的依赖就变成了习惯做法或者所谓的规范。一旦成为规范,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施工工程,人们也习惯于依赖分工和合同来组织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习惯导致了对合同的过分依赖。所以在发达国家里连搭起一个小小的车棚、改建一个3米长的无障碍通道也需要有一本设计图纸和合同。因为过度依赖分工和合同,一个工作被分成了数个“市场交易”,工程自然就会慢下来,因为完成好这数个交易肯定比一个公司全包要更耗时。

从整个社会经济来讲,对合同依赖越多,越要有完善的社会规则。有社会规则,就要有强有力的执法部门。合同多了,纠纷就会增加。有纠纷,就要有仲裁机构,就要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总之,为了使分工密集化之后的合同交易变得更加顺畅,就需要不断造就所有这些服务于市场交易的部门和岗位。这么说来,分工的密集和对合同的过度依赖不仅仅大大放慢了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的速度,而且实际上也改变着这些发达国家里的GDP的来源和构成。

可以这么说,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国家,GDP主要是由“生产部门”创造的,而在高收入国家,创造GDP的主要是“交易部门”。

也可以这么说: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之所以高,也可以说是因为它们的交易部门更加发达。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应该是交易部门在GDP中所占份额提高的结果。这个论断在今天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做出表述:发达经济的GDP里面,交易费用占据了绝大部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