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经济学经典故事 > 071 聪明的猎人(第1页)

071 聪明的猎人(第1页)

在古代狩猎曾是人们主要的生计来源。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主要的猎物只有两种:野猪和兔子。在古代,人类的狩猎手段还比较落后,弓箭的威力也颇为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野猪,才能猎获一头野猪,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他只能打到四只兔子。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4只兔子只能管4天,一头野猪却差不多能够解决一个月的问题。这样,两个猎人的行为决策,就可以写成以下的博弈形式:

打到一头野猪,两家平分,每家管15天;打到四只兔子,只能供一家吃4天,表格中的数字就是这个意思。每个格子里面,第一个数字是甲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乙的得益。如果他打兔子而你去猎野猪,他可以打到4只兔子,而你将一无所获,得0。如果对方愿意合作猎野猪,你的最优行为是和他合作猎野猪。如果对方只想自己去打兔子,你的最优行为也只能是自己去打兔子,因为这时候你想猎野猪也是白搭,一个人单独制服不了一头野猪,所以你将一无所获。

我们知道,这个猎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个是两个人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另一个是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两个纳什均衡,就是两个可能的结局。那么,究竟哪一个会发生呢?是一起去猎野猪还是各自去打兔子呢?比较(15,15)和(4,4)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家一起去猎野猪的赢利比各自去打兔子的赢利要大得多。按照长期进行合作研究的两位博弈论大师美国的哈萨尼教授和德国的泽尔滕教授的说法,甲乙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的纳什均衡,比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猎人博弈的结局,最大可能是具有帕累托优势的那个纳什均衡:甲乙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

猎人博弈的结局告诉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多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益。请切记:政治上的最高境界是妥协,经济上的最高境界是合作与共享。法国人让·皮埃尔·德斯乔治说:“如果说合同是短期的事,那么合作则是长期的事。”

为什么要“合作第一”?因为合作能够产生利润。为什么合作能够产生利润,因为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合作意味着参与交易的各方都能够自觉地遵守他们达成的各种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契约,不用花大量的成本用于监督交易双方的契约行为;合作意味着双方都旨在提升对方的利润水平,这实际上是用双方的力量做一件事情,自然就提高了效率。

最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就是硅谷的发展。美国学者胡安在1994年出版的《地区优势》一书中对此做过比较系统的分析。她讲:“本地区的公司都在竞争市场份额和技术处于领导地位,同时他们又都依靠这个地区独树一帜的优势来合作。‘硅谷悖论’在于竞争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反过来又需要公司间的合作。”在硅谷,合作是一项精打细算的商业决策。而且,正是通过一系列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合作,硅谷的分散的工业系统得到有效的集中和有机的结合。一位先前是半导体行政管理人员的风险投资家回忆说,早期,当石英管爆裂或者化学药品用完时,对于生产工程师来说,邀请附近的竞争公司帮忙是稀松平常的事。另一位行政官员这样描述了竞争工厂里的机械师们的合作情况:如果早上2点钟煤气管道停气了,你可以要求对面公司里的伙伴们帮忙,分享他们的煤气;或者如果中心反应器坏了,你的朋友可用你们的微晶片,而你在下个礼拜可以运用他们的游离子帮助走出困境。这些合作并没有法律文件的约束,从而也就没有相应的法律成本。

请记住这样一个数字:全球500强企业平均每一家约有60个主要的战略联盟和战略合作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