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重复的力量作文600字初中 > 第六章 克服障碍(第1页)

第六章 克服障碍(第1页)

。自控力

在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面对无数导致失败的障碍,或许是外因,或许是内因,又或者两者双管齐下。在内外因两方面中,内因的作用往往更大,它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外界障碍时所选择的态度。若是积极面对,勇于克服,收到的效果自然是正面的,反之,则是负面的。由此来看,懂得掌控自己的意志力,会让我们在已经选择的“重复之路”上的步伐更快。

上大学时,列宁有了吸烟的习惯。他的母亲作为医生的女儿,尤为清楚吸烟的害处,看着儿子吸烟成瘾,她很是头疼,反复劝说列宁戒烟,奈何效果不佳。每当母亲说起吸烟不利于健康时,列宁总会不以为然的对母亲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为了列宁的健康,母亲依旧想方设法的让他远离吸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有一天,母亲将列宁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但日长天久,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假如你不吸烟,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当时俄国的纸烟非常便宜,母亲之所以要这样对列宁说,无非是为了让他把烟戒掉。

听了母亲的话,列宁感到惭愧,他向母亲保证道:“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有考虑到,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吸烟了。”说完,他将口袋里的烟都掏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决心再也不去抽烟。

果真,列宁说到做到,即便是再大的烟瘾,他也控制着自己的行为。

列宁的自控力,也是促成他站在权力之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控力越强的人,越有自律性,他在锁定目标之后,便会一路向前,“控制”着自己的脚步。可遗憾的是,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缺乏自控力,这也是导致更多人平凡无奇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多会在充满诱惑的人生旅途中“跌倒”。

瓦特·米伽尔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做过一个“软糖实验”颇为有名。

“软糖实验”的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实验将持续追踪他们直到中学毕业。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叫到一间屋子,随后发给每人一颗糖,并叮嘱大家:“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

实验者走后,孩子们的表现截然不同。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糖块;有些孩子犹豫再三后,吃掉了手里的糖;还有一些孩子想尽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他们有的干脆闭上眼睛,有的自言自语或者玩弄手脚转移注意力,总之就是忍着不吃。20分钟之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如他承诺的那样,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对这群孩子进行了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实验者发现,进入中学后,孩子们的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那部分有自控力的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要强于其他孩子,他们面对挑战不会轻易退缩,有着极强的自信心,尤其是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可以压抑住贪玩的心,面对种种诱惑而不乱阵脚,对自己的身心有着很好的自控力。反观那些提前吃掉糖块的孩子们,表现却差强人意,他们遇到困难后,容易显露出懦弱的样子,遭受挫折便灰心丧气,很难再振作起来,而且如同小时候那样,禁不住诱惑,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控力的缺失,就如没了绑紧弓的弦,会让一个人变得松垮,这也让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的“重复”难以为继。

2。改变不良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也一样会决定命运。拥有良好的习惯,会让你在设定的通往成功之路上走得越发顺畅,它会成为推动力,让你的重复更有效率,也更准确、正向。而不良习惯的存在,仍会推动“重复”的继续,可方向不对,你越努力,距离目标就越远。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富兰克林青年时期,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于是,他为自己量身打造了改掉13个坏习惯的计划。

他深知自己有夸夸其谈的坏习惯,所以为了彻底改掉它,他要求自己保持沉默,务必遵循“于人于己有利之言才谈”的原则,避免说些没有营养的废话;为了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他列出一项“程序”,标明起床、吃饭、阅读的时间,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井井有条,确保了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为了克服自己时常表现出来的骄傲情绪,他将“谦虚”列为计划中的一项。

每周,富兰克林都会对一项不良习惯进行矫正。每晚,他都会进行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当天的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计划是否有所成效,然后做好详细的记录,让自己努力的成果一目了然。有时,如果没能彻底改掉哪一项不良习惯,他就会继续进行矫正,直到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良习惯,又能积极加以改正,这就是富兰克林,一位备受世界尊重的人。

良好的习惯保证了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倾注于衷心的事情上,这种常被人忽视的提升重复效能的因素,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及其人生中的高度。

朱德,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战场之上,朱德不顾枪林弹雨,奋勇厮杀,凭借这份骁勇善战,很快在军阀部队中得到提升。然而,面对荣华富贵,他却感到了深深的厌倦,他不甘愿如此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决定加入共产党,为振兴民族和国家奉献力量。

下定决心后,朱德脱下军装,离开军阀部队,前往上海,寻求加入共产党的机会。但是,在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之前,他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戒毒。

在军阀部队期间,纸醉金迷的生活使得朱德染上了毒瘾,他清楚地知道,如此下去会葬送自己的一生,所以毅然决然寻求改变的途径。

他来到法国圣公医院,开始戒鸦片烟。众所周知,毒瘾是非常顽固的,想要彻底戒掉并不容易。在戒毒前期,他的睡眠几乎完全依赖鸦片,断掉鸦片后,自然是整夜难以入睡,为了能度过无聊的漫漫长夜,他找来许多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用阅读来对抗失眠。

在众多书刊中,《共产党宣言》等宣传工人运动的书刊对他的影响巨大,不禁令其豁然开朗。正是通过不断阅读,他愈发了解共产党,明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工人运动,而且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中央局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共中央局总书记一职。

看着书刊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朱德对列宁领导的苏俄式革命充满期待,更对苏俄式的赤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精神尤为赞同。

在来上海之前,朱德也曾试着戒掉毒瘾,但是始终没有任何效果。他能够勇敢地面对子弹和大炮,却难以战胜毒瘾这个敌人。毒瘾一旦发作,整个人就完全不受控制,非常可怕。而这一次,为了能堂堂正正地加入共产党的队伍,迎接崭新的生活,他决定与毒瘾对抗到底,哪怕过程再痛苦,也要把这个坏习惯改掉。

到了戒毒的关键时期,朱德咬紧牙关坚持着,这一次,不把毒瘾戒掉誓不罢休!在强大意志力的支撑下,经过一星期的坚持,他终于熬过了这段最辛苦的日子,成功戒掉毒瘾。当走出法国圣公医院大门的那一刻,一个全新的朱德诞生,他与坏习惯挥手再见,开始了新的生活。

改掉坏习惯,即是打破了习惯的“连贯性”,不让这种扰人心智的行为持续掌控自己的内心。习惯的养成,是连续性作用的结果,改掉坏习惯,等于破坏了这种连续性,那么养成好习惯,即是培养一种崭新的连续性,这也就可看成是“重复”的过程。

事实上,改掉坏习惯本身所要重复去做的过程,即是重复力量的隐性体现。更直白点说,改掉坏习惯及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都需要重复的力量的参与,我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这种强大的动能,它指导着我们达成既定目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