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菜根谭的人生智慧 > 第四篇 解读菜根谭的做人智慧1(第1页)

第四篇 解读菜根谭的做人智慧1(第1页)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就像菜根谭所言只要做个心怀仁术、有智慧的人就行了。

做人就要有做人的气节

【菜根谭语录】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释义】大凡一个有修养的君子,遇事并不一味只求圆滑练达,而是特别注重抱愚守拙的忠厚作风。做人太讲求练达和圆通,就会变成一个老奸巨猾不受欢迎的人,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淳朴面目。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阴谋诡计等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本性。

一个人立身于社会,假如他处世的经验还很短浅,同时又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或者已经感染而不太深的话,这种人自然还能保持纯洁天真的本性。反之,假如因经历了人间种种惊涛骇浪,历尽了人海中的艰难险阻与沧桑,他的经常比较多而世故也就比较深,这种人往往心存险诈,任何坏事都敢做。

因此大凡一个有修养的君子,遇事并不一味只求圆滑练达,而是特别注重抱愚守拙的忠厚作风。例如社交场合中的礼仪是很必要的,而太囿于繁事薅节,就有失做人的纯真之道。做人太讲求练达和圆通,就会变成一个老奸巨猾不受欢迎的人,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淳朴面目。在一只狡猾奸诈的狐狸和一只不畏猛虎的牛犊之间,人们当然喜欢牛犊而不喜欢狐狸,这就是练达、曲谨不如朴鲁、疏狂的明证。

然而,放眼现实,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却悄然蔓延。有许多人,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上,对人、对事,曲意迎合,刻意委婉,无时不在打点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过是想落下个“这人还可以”所谓的好名声和人气。

当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交际所奉行的礼尚往来便是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社交作为礼尚往来的衍生物,能在人际间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便于人们化解矛盾,协调工作,交流信息和经验。人际交往实为人们生活、工作所必需。然而,现在许多交往却变了味,走了样,那份真诚的情感缺失了,却增加了曲意迎合、功利目的和万般无奈。

在《钱钟书散文》中有一篇钱钟书先生21岁那年写的文章,写的就是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深藏若虚的机巧,近乎全身远祸的韬晦,使人吃惊不小。这篇文章并不算钱先生的得力之作,但一个21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如此洞悉世事,并懂得巧妙的规避,使人在暗服之余,产生不可名状的悲哀。这就像人们研读先秦诸子时,看到先哲们在两千多年前令人惊异的表现,他们的著作中固然有不少至今仍然闪光的思想,但有很多却是充溢着努力苟活下去的技巧及其相关智慧,这使人对一个民族处于少年时期,就生产出一些过于苍老而世故的“思想”而悲凉。

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一样,过早世故,并不是值得夸耀的事,这或许说明我们文化及制度有着根深蒂固的缺陷,使得个人选择变成某种对现存制度的曲意迎合。其实生存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在真正民主自由的制度保障下,每个人的生存技能并不靠世故去获得,要活命就更用不着世故在其间来帮忙,人们只须努力创造、发挥自己的特长便可。但是我们民族几千年却将最大的智慧花在怎样苟活上,这不能不说我们民族的悲哀。

其实,每一个人也许都有君子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但是我们通过镜子一照,照出了我们自己内在的阴暗的一面。假如我们将它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我们做人便会开朗一点,快乐一点。

魏晋名士之大,正在与摒弃了俗物的牵绊。“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丧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德行32》)又有“支公好鹤,住剡东仰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言语76》)这是一种对自由的理解和热爱,其推己及物的仁厚尤其感人肺腑。这是真自由、真解放,使我们的胸襟如花绽放,接受宇宙人生的全景,体验它的意义。正是这样的“神”支撑着大写的“人”字。正如庾道季所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恹恹如九泉下人。”(《品藻68》)重视姿容,更强调精神之美,后者才是人格力量的有力支柱。

风神潇洒当然需要加强内在修养的开拓胸襟,一个活得很小的人往往是和潇洒绝缘的,他们会滞于琐碎的利弊计较,从而磨损生命宏阔的美。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一边是人间正道,一边是世俗功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小大之辨,豁然开朗。

由此,让人记起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彭德怀。“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在历史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有他殊死拼战的飒爽英姿;在共和国的大厦里,他是最坚固的基石。他以干云的豪气、卓越的功勋在人民心里爬上了共和国的巅峰,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然而同时,他又是一个单纯执拗、耿直可爱而近乎顽固的赤子,在浮夸风最盛行的年代里,尽管已经被打倒,他依然坦率地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我这个老头子就象小孩一样,从来不讲假话。假话是不用学的,谁都会讲,但共产党对人民决不能讲假话,基层干部不能讲,高层领导更不能讲,讲了是自欺又害人。我是唯物主义者,要实事求是,要讲求真理,要坚持原则。”这样一个指挥过千军万马、叱咤风云于沙场的元帅,经过历史沧桑浮沉、饱尝人世辛酸悲苦的老人,他还能保持如此彻底而纯净的一份赤子情怀,怎不叫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为之热泪盈眶!他用他赤子的热血,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民心、承载着正义。

当历史的车轮辗转到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在腐败的宴席上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然后拂袖而去?还有多少人能够克勤克俭、大公无私?还有多少人能够把下属、百姓、官兵统统视作比儿女还亲的亲人?又有多少人能不办虚事、不放空言、不说假话?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空、假的世界里,对于思想上的偏颇视而不见,对于行动上的错误置若罔闻,甚至对行贿受贿的丑恶习以为常,对欺上瞒下的伎俩也司空见惯。不知从何时起,更多的人选择了麻木的接收、机械的执行和冷漠的旁观。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作了言不由衷的检讨后尤万箭穿心,在“没有人敢说尖锐的话”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这种良知,让今天的人何等汗颜!

总而言之,做人就应有做人的气节。气节精神所体现出的人的尊严与崇高情操,不像个人的事业文章那样,往往随着个人生命的自然终结而终结;也不像个人的功名富贵那样,往往随着时势的不同而有所转移。气节精神能超越时空的樊篱,光耀千秋,万古常新。有气节、坚持气节者的精神境界是崇高的,只要有气节,毋须自我标榜,却总会在他们的言行一致中表现出来。

做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定力

【菜根谭语录】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释义】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是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不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西沉,可见日月昼夜都在旋转。然而宇宙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日月的光明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机智的君子,平日就应该效法大自然的变化,当闲暇时心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对意想不到的变化,当忙碌时也要能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应享受的乐趣。

宇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间,才能完成宇宙的永恒旋转,这就是宇宙变幻无穷的根本法则。人生之道也是如此,一个聪明的君子,要在闲散无事之时存有应变之心,又要忙里偷闲多争取日常生活中的雅趣。所谓闲时吃紧,就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远虑功夫。所谓忙里偷闲就是临事不乱心平气和的修养功夫。总而言之,做人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具备定力,有定力的人才能做到“吃紧时忙里偷闲,悠闲时居安思危”的境界。

可以说,面对现代生活最大的弊端就是有太多的行动。行动,再行动,直到进入坟墓划上句点为止,很少有人能够花上五分钟在静谧中好好松弛一下自己。

今天,人能以两倍音波的速度搭超音速飞机旅行。在陆地上,也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搭乘所谓的“子弹列车”旅行,或乘气垫船呼啸海面。在这些人类活动中,目的在以更短的时间,从事更多的活动。来去匆匆,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不得不——匆匆忙忙吃饭,解决一餐之后又加入每天的竞争中。跳上床,辗转难眠到夜半,当正要入睡时,闹钟却响了,又得起床开始另一天的生活。现代人已经把身心摧残得体无完肤了。人的神经状态是禁不得起这种的生活步调,所以崩溃是迟早的事。大自然从来不赶场,我们应该也是一样的。

现代人往往工作过于忙碌,以至在睡梦中也会说梦话或梦游。现代人生活的步调宛如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机器般,频频发出怒吼。紧张精力的消耗、精神泉源的浪费在侵蚀人的身心。

其实,人活世上,闲适与忙碌是其中的两极。在这方面,古人得益于闲适,从而在精神世界上有实在的领受——读读《老子》、《论语》、《庄子》和各种佛经……百十代过去了,我们还能领受着其中智慧清风的荫凉。而洪应明时代的“今人”,与我们不少的现代人,境遇却还是一样的,忙忙碌碌地过了一生,总是耽空逐妄,既对种种时过境迁的现象看不破,也在终极精神的追求上留下了空白,多少也就虚度了一世。

所以,在人生闲与忙、静与动、暗与明的两极中,洪应明提出的理想态度是:在闲适中能不放纵,在忙碌中有受用;在宁静中心不落空,在运动中有受用;在暗室中不欺隐自我,在明堂大众中有受用。

面对木落草枯、花开花落、鹤梦悠闲……油然而生的是一种秋的思绪;人生的闲适、逍遥、豁达、超脱……则是一种秋的智慧。

当然,闲适不等于无所事事,一点都不紧张,适度紧张是必要的。要做的工事非常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千万不要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当我们行舟的时候遇到逆风,我们改变航向迂回前进就行了。可是,假如海面上波涛翻滚,但我们又想停留在原地不动,那应该抛锚。小心啊,掌舵的人,别松了你的缆绳,别动摇你的船锚,不要在你还没有明白以前,船就顺水漂走了。

而无所事事并不是不读书写小说,也不是整天只顾画画不管数理化。不是看课外书也不是拉小提琴甚至不是谈恋爱,唯一有点与之相像的是就是只知道吹口哨的那种。不过也不完全。

无所事事其实就是无聊。拿着遥控器使电视从这个台调到那个台几个小时没找着能看的也不离开,或者看几个小时的广告;上网聊天和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人聊几个小时,聊完走人,要不然干脆用两个账号自己和自己聊也成;和一群韩寒所说的“要好”的朋友一起站在学校走廊上摇来晃去几个人互为笑柄;课堂上看着窗外什么都不想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这些,都叫无聊。

到底什么是无聊?说穿了,无聊就是不干事浪费时间,让岁月像电脑RAM中的数据拟的转瞬即逝不留任何痕迹,像影片里年复一年四处惹事权当取乐成为公敌的恶少(这种人在现实中也存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挥霍青春,就这样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地漂流。

笨!

这种人,只用这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为什么?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年轻?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到了中年想干一番事业却力不从心?你有健康的身体,青春的活力,不畏一切挑战困难的勇气,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思维。为什么不利用这种优势来做点有意义的事而要让它无端流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