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一分钟聊出好人缘 > 第二章 保持良好的说话态度(第2页)

第二章 保持良好的说话态度(第2页)

体语也可以保全自己的尊严。迟到时气喘喘地表现着急赶来的样子,他人容易原谅。

(6)乔装弱者。

世上总有很多人喜欢表现自己的力量和能耐的,在他们眼中,他人总不如自己。这种人很可能令你讨厌,但你可以利用他们。他们喜欢表现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故意表现得笨手笨脚,他们会哼着鼻孔走拢来说:“真是差劲,让我来!”于是,他们就自己动手做起来。这个方法儿童们都会用,何况成人。

最聪明的办法是询问,表现得很虚心的样子去求教,他人怎么会不理睬,说不定一边做一边教你怎样做呢。

(7)注意谈话时的礼节。

适当的礼节,不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谈话中,它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保持着恰如其分的礼节的。

①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太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②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想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与其交谈。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③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人都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而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情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④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目光应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者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⑤注意谈话内容。尽量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事例,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或者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要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姻状况。所谓“见了男士不问钱,见了女士不问年”是也。不要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首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要说她长得胖、身体壮、保养得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也不要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

⑥男子一般不要打扰或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有伤大雅的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⑦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等。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设法让人保住面子

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明知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他们,因为那是愚人的做法。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只有真正智慧、宽容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犯错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想犯错误。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误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不敢犯错,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设法帮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事都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如此处理问题,他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一天中午,一位老板到工厂进行例行检查时,看到一些员工在挂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下面吸烟。没有比明知故犯更可恶的事情了,这是多数人的看法。这位老板却没有多数人这么敏感。他走到这些工人们身边,递给每个人一支烟,说:“小伙子们,如果你们能在外面抽烟的话,我就真要感谢你们了。”

小伙子自然知道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但老板不仅没有指责他们,反而道给每人一支烟。他们的自尊得到了尊重,他们被人当人看,当然要表现得像个人。所以,公然在厂内吸烟的人再也没有了。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往往能找到上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其中一个最常用的理由是:“换了是你,不见得比我做得更好。”当一个心里有了这种想法,你说得再多,他也不会心悦诚服。这时候,最有效的说服是言传身教,把你要求他做好的事做给他看。

日本大企业家、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薰,喜欢遵守规则又敬业的员工。而他本人也绝对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勤奋敬业,决不因为自己是老板而打半分折扣。比如,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公司,准确率比闹钟还高,而且几十年如一日,若非出差,绝无误差。他本人如此律己,所以他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不勤奋敬业而遵守规章的员工。

比尔·盖茨欣赏聪明而干劲十足的员工,但他没有每天安逸地躺在床上,逼员工加班加点干活。在创业的最初十几年,他跟普通员工一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睡上一觉,睡醒了爬起来接着干。

一个人能做到他提倡的事,比他唠唠叨叨说一万遍更有说服力。

有的人并无意伤人面子,只是说话时表达不当,造成了实际伤害的效果。

比如,有些领导提倡“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差距”这种批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照顾下属的面子,效果却不见得好。

比如,老板对一个业绩不佳的员工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如果你能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一点,业绩肯定会提高。”

员工开始会觉得受到了鼓励,直到他听到“但是”两个字。他很可能因此而对最初的表扬产生怀疑,对他来说,这个表扬也许只是后面批评的引子而已,可信性遭到质疑。

如果老板这样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很满意,而且你的进步也很明显,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潜质。如果在工作方法上作一些改进,我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快。”

这样员工便不会感到批评的暗示,同时也能够受到鼓励,并尽力做得像老板期待的那样好。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他们为了自显高明,无视他人尊严,甚至将对方逼到非反抗不可的地步。其结果,也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素来以傲慢无礼、举止粗鲁而闻名于世的赫鲁晓夫就曾尝到过伤人面子的苦头。那是1957年,美苏首脑举行会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应邀出访前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这一决议受到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激烈抨击,本来他可以采取其他比较得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赫鲁晓夫却选择了一个既有失身份,又伤人尊严的方式。在美苏首脑会谈中,他指着尼克松吼叫着:“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场合,尼克松当然也不会示弱,他知道赫鲁晓夫年轻时曾当过猪倌,就慢条斯理、一字一句地说:“恐怕主席先生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赫鲁晓夫不禁一时语塞,尽管他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领导人,也不免羞得满脸通红。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持住双方的面子,则一切争端都有回旋余地;一旦撕破面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给别人留余地,绝对是在做蠢事。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知识缺陷,每一个人都会说蠢话、做蠢事:由于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看见别人说蠢话、做蠢事时,或者坚持自己的偏见时,为了保住他的面子,最好是给他一个“台阶”下。这对于维持双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表达自己的谦虚

古人讲“满招损,谦受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