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接着妻子的话说:“不错,我往池塘里扔了五元钱。那两条鱼就自动跑进我的网兜里了!”
你也可以接着朋友的话说:“场记怎么啦?导演都得先干场记,不信你去问问黑泽明!”
你还可以说:“每个电视机有不同的毛病,修不好你的,不见得修不好他的!”
显然,设法改变处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动,但有一点应明确: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亲友,你不能采用气愤的话语以还击,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办法。
在聚会中对付别人“揭短”时,尤其要注意:
(1)尽量不怀疑他人别有用心
如果我们神经过敏,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琢磨一番潜台词、话外音,那就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许多场合,对方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根本没想到会伤害你。不知者不为过,我们何必胡乱猜疑呢?
(2)不可反唇相讥
有人听不得半句“重话”,动辄连珠炮似的反讥。常因此挑起唇枪舌剑,使良好的关系破裂。一般说来,开玩笑的人若是得到严肃的回报,脸上常挂不住。所以,我们不能为笑话失去一个朋友,甚至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3)泰然处之
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万状,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机智地改变处境,以至于失态,那就显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暂时把“揭短”抛置一边,寻找别的话题,或点起一支烟、端起一杯茶、转移别人的视线等,才是上策。当然,最佳方案是急中生智和具幽默感。一位作家刚发表一篇小说,赞誉之声鹊起。另一位作家却不以为然,跑去问他:“这本书还不赖,是谁替你写的?”他答道:“哦,谢谢你的称赞,不过,是谁替你把它读完了?”幽默的回敬,对“揭短”者也是一种有效的应付之道。只要善用幽默,你就可以从尴尬中迅速走出来。
·轻松解围,应对软磨硬泡中的尴尬
对付软磨硬泡中的尴尬,笑声和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受缠者很难翻脸正是继续泡下去的有利条件。
大部分的人,都会对带着笑脸的人有一份莫名的好感。明朗的脸可以让人有安全感;阴暗的脸色,总会给人一种疑惑感、厌恶感、威吓感。因此,我们不能不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副阴暗的表情。可能的话,总是让自己有一副明朗的笑脸。如此下去,对方很可能被你“笑化”,答应你的请求。
幽默有时即使带点“耍赖皮”的感觉,也能得到宽容和理解。下面是一则名为《真正的勇气》的故事:
三名海军上将谈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德国将军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勇气。”说完他召来一名水手,“你看见那根1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希望你爬到顶端,举手敬礼,然后跳下来!”德国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到顶,漂亮地敬了个礼,然后跳下来。
“呵,真出色!”美国将军称赞说。接着他对一名美国水兵命令道:“看见那根200米高的旗杆吗?我要你爬到顶,敬礼两次,然后跳下来。”美国水兵非常出色地执行了命令。
“啊,先生们,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英国将军说,“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我们皇家海军对勇气的理解。”他命令一名水手,“我要你攀上那根高300米的旗杆顶端,敬礼三次,然后跳下来。”“什么,要我去干这种事?长官,你一定是神经错乱了!”英国水手瞪大眼睛叫了起来。“瞧,先生们,”英国将军得意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毫无疑问,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具有这种真正的勇气的士兵越多,它也就失败得越多,甚至可以说是战无不败。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真正的勇气。这位诙谐而旷达的英国将军的自我嘲讽,使得他自己连同他的部队一道都因表现出人情味而显得和蔼可亲,谁还会忍心去指责他的“无理取闹”、“没有正经”呢?
·幽默适度,谈吐要得体
在生活中,适度、得体地开个玩笑、幽默一下,可以使周围的人松弛自在,并能营造出适于交际的轻松活跃的气氛,这也是具有幽默感的人更受欢迎的原因。如果玩笑无度,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由来。
这话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大美人褒姒。周幽王是褒姒的情侣。为什么叫幽王呢?大概是他想自封为“幽默之王”吧。这个周幽王为了向女朋友褒姒展示自己的幽默天赋竟然烽火戏诸侯,以致亡了国。
无独有偶,因在不适当的场合展示所谓的幽默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有美国前总统里根。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用,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幽默是要挑选对象的,就像音乐是给会欣赏音乐的人听的,绘画是给会品味绘画的人看的一样,找错了对象的幽默难免会造成双方的难堪。
有一次,一位男士的女同事穿着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来上班,他幽默地说道:“今天准备出嫁?”这其实是一种夸赞,只不过话说得委婉一点,调侃一点。
然而,他的这位女同事却是个神经质的泼妇。
她闻听此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你骂人!难道我离婚了,难道我丈夫不在了?”接着又来了一大串的谩骂。
这位男士万万没有想到,他的颇为得意的幽默竞被人家当成是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得到的竟是如此难堪的结局。他百口难辩,只好道歉了事。每当提及此事他都苦笑不已,因为那位女同事因此而到处说他是个“二百五”。
为了达到开玩笑的目的,又不致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事先作一下说明是值得借鉴的。
日本人在开玩笑前很紧张,所以他们在开玩笑前要先打个招呼——以下是个笑话,然后才讲笑话,也许我们觉得这一点儿也不好笑.但日本人却会说,这“穿靴戴帽”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对方才有心理准备,不会把玩笑和严肃的话题混淆,免得造成工作上的误会;如果玩笑和对方有关,打个招呼能避免伤害到对方。日本人不仅说笑话要预告,就是要对某件事提出尖锐的批评时也要先讲一句:“我有句难听话要说。”讲完后还要再加一句:“这话虽然刺耳,但是请你不要往心里去。”这就是日本,很多人共同的价值认识,在这里要按照特殊的游戏规则才能通行于他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幽默口才应当是阳春白雪.不宜任意挥霍。下面叙述在运用幽默口才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