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天她在我离开行馆时给了我一颗橘子糖——我就当她给我道歉了,跟她说了“再见”,所以第二天我很大度地原谅了她,继续和她说话。
好嘛,我承认,伊秋的确是个很好的老师——没有人能比她对我更有耐心了。
她不会因为我是个小孩子就敷衍我——我父亲经常这样做,我一旦有疑问,他不会跟我解答,除非心情好——其实我早发现了,我的父亲要么是答不上来那些音乐相关的提问,要么就是胡诌……为此,伊秋花了好几天,才纠正我好几个根深蒂固的、不对的概念。
伊秋会很认真教我乐理,和我玩数字低音的游戏。然后我被她带进巴赫的世界里,我立刻就被迷住了。
巴赫的曲子比那个什么599可爱多了——我绝不是因为讨厌数学、数字,才做这么肤浅的判断。
因为这些练习曲真的很无聊透顶,多弹上几遍不仅手抽筋,耳朵也要失去对音乐旋律美的欣赏了。
……
我真傻,我怎么能说我喜欢巴赫。
伊秋给我选的钢琴教材,既然有599的存在,哪也好不到哪去。
“路易斯,这个声部弱了,再来一遍。”
“路易斯,这个声部在这里要做对比,再来一遍。”
“路易斯,这几小节里要混入多重声部,不能混成一团,再来一遍。”
“路易斯,这一句处理得不够干净,我们再来一遍。”
“路易斯……”
是是是,我知道我的名字是路易斯,别叫了别叫了。
伊秋,你就是“再来一遍”怪,好烦好讨厌的!
为什么会有不止一个声部呢?两个是少的,两个以上才是正常……它们各自独立,却又和谐统一,能不同的声部做对比,还能隔开一段时间先后模仿……
巴赫的数学一定很好,他竟然能在这么多繁杂里游刃有余,计算完美无缺。我很羡慕,因为伊秋都快把“数学白痴”送给我做昵称了。
但我还是没办法讨厌这些神奇的曲子。
这是我从未踏足的世界,它们足够神奇,足够有挑战,足够精彩迷人。我喜欢巴赫用简单构建的宏大,欣赏他用沙砾堆就的高塔。
如果我也能创造这样瑰丽的音乐世界就好了。
我跟父亲说我想成为巴赫,父亲笑话我竟然和爷爷一样想起当管风琴师,又继续喝酒去了。
我不信邪,去问了伊秋,她说我会做到的。我很高兴,不管她是不是会预言,就算是在哄我也没关系,因为她在认真回答我。
然后伊秋把剩下的599全给了我。
她笑得像个魔女,说我既然有了奋斗目标,就一定要向梦想冲刺——咱们先把练习曲啃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