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道:“万岁爷,奴婢是说驸马爷在大同大败建奴,斩首五万余级。”
“好!太好了!”崇祯帝奋然击案道,“虎将,王朴真是一员虎将,朕原以建奴大举来袭,大同肯定不保,没想到王朴竟然三次挫败了建奴,还斩首五万余级!我大明朝自有辽事以来。还从未取得过如此重大地胜利呀。”
王承恩道:“谁说不是,要说领军打仗,还得驸马爷。”
崇祯帝道:“那现在大同局势如何了,建奴退回大漠了吗?”
“这个……”王承恩窒了一窒,为难道,“这个……”
崇祯帝急道:“你这奴婢,快说!”
王承恩道:“张子安在信中说,建奴已经兵分两路。除了留下部份兵力继续围困大同之外,另外一部份军队可能已经奔着京师来了。”
“啊?”崇祯帝闻言骤然吃了一惊,脸上的潮红霎时消散,急道,“快,快召周延儒和陈新甲进宫!”
“奴婢遵旨。”
王承恩领命去了。
王承恩刚到承天门,就迎面遇上了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也刚刚接到了王朴从大同发来的塘报。一并接到的还有从紫荆关发来的加急塘报,两人也已经知道建奴大军已经逼近紫荆关,这才急着进宫来见驾的。
当下王承恩又领着两人折回了乾清宫。
在乾清宫见了驾,周延儒道:“万岁,驸马都尉在大同……”
“这个朕已经知道了。”崇祯帝匆匆打断周延儒道。“建奴已经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京师来了,这个你们知不知道?”
陈新甲和周延儒交换了一记眼神,禀道:“启奏万岁。臣和周阁老正是为了这事才进宫地,刚刚兵部接到加急塘报,说十几万建奴大军正向荆紫关逼近,建奴来势汹汹,看样子是打算直逼京师啊。”
“嘿。”崇祯帝焦急地来回踱了两步,问道,“洪承畴的大军到哪里了?还有多少天才能赶到京师?”
陈新甲面有苦色道:“洪承畴地大军才刚过大名府,至少还要半个多月才能赶到京师。”
“这个洪承畴。”崇祯帝气道。“朕发下勤王诏令都已经半个多月了,居然才走到大名府,真是岂有此理!”
周延儒和陈新甲低着头,都没有替洪承畴说话。
陈新甲和洪承畴素来关系不好,心里面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这就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这就是饱读圣贤之书、深受理学熏陶的士林巨子,不管国势有多艰危,这些人脑子想里的头等大事永远都是互相倾辄、打击政敌。而不是同舟共济、齐赴国难。
崇祯帝又问道:“洪承畴还要半个多月才能赶到。那吴三桂和祖大寿呢?”
陈新甲道:“吴三桂、祖大寿联名发来塘报,说锦州、宁远、松山一带最近出现了大量的建奴密探。他们担心建奴会在近期大举进攻宁远和锦州,所以一直按兵未动,还请求朝廷速谴大军前往增援。”
“什么?”崇祯帝勃然大怒道,“关外的建奴明明已经倾巢而动,从大同毁关而进了,辽东怎么可能还有建奴地大军?吴三桂和祖大寿分明是抗旨不遵,不愿意起兵勤王,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周延儒和陈新甲都低着头,不敢吭声。
崇祯帝的脸色已经由苍白转为铁青,厉声道:“王承恩。”
王承恩急上前应道:“奴婢在。”
崇祯帝道:“立即拟旨,让洪承畴加快行军速度,限十日之内赶到京师!”
王承恩道:“奴婢遵旨。”
大名府。
八万大明官军正沿着官道往北浩浩荡荡地开进。
官道右侧地小山包上,洪承畴眉头紧锁正望着官道上缓缓行进地大军着急,身后站着曹变蛟、白广恩和刘泽清几位总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