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古代奇案故事有声 > 第63章 烛影血冤(第1页)

第63章 烛影血冤(第1页)

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某县的小镇上,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镇边的永平村,村民李文强一家正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因为这天,他的儿子李俊才要迎娶镇上乡绅王闻达的女儿王秀兰,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热热闹闹地举行。

新郎李俊才身着一身鲜艳的红袍,胸前戴着大红花,英姿飒爽地站在大厅前。媒婆满脸笑意,小心翼翼地牵引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步入场中。李俊才接过红绸带,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村正那洪亮的声音响起:“良辰吉时已到,新郎新娘拜天地,一拜……”

“等一下,我不同意。”人群中,一个年轻人冲了出来,大声喊道。李文强看着这个不速之客,眉头紧皱,满脸不悦地说道:“哪来的野小子,大喜之日岂容你胡乱放肆。”年轻人正是段宏,他满脸焦急与不甘,大声说道:“我不同意他俩结婚,秀兰和我是青梅竹马,我马上准备下聘礼结婚了,怎么能嫁给他人。”

段宏和王秀兰一家本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王秀兰身材婀娜多姿,面容美艳动人,段宏早已对她爱慕不已,而王秀兰也对段宏芳心暗许。两家本是世交,王闻达和段宏的父亲也曾是关系不错的好友,早年王闻达也默许二人在一起。可后来,段家家道中落,段宏的父亲做生意欠下一屁股债,整日郁郁寡欢,不久便病逝了,只留下段宏和体弱多病的母亲。为了偿还债务,给母亲看病抓药,段宏变卖了家产。

王闻达虽同情段宏的遭遇,但不愿女儿嫁过去受苦,便阻止女儿与段宏过多来往。前阵子,王闻达下乡省亲,喝得酩酊大醉,回来的路上晃晃悠悠,不慎掉进河中。恰巧李文强路过,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王闻达救上了岸。上岸后的王闻达死里逃生,酒也醒了不少,对李文强感激不已。李文强邀请王闻达到家中暂住,二人相谈甚欢。第二天,王闻达告别返回家中。

回家后,王闻达带着妻子携带重金再次登门拜访李文强。李文强热情地将他们请进家中,王闻达感激地说:“李兄救我性命,我无以为报。”李文强笑着回应:“王兄哪里话,我岂能见死不救?”二人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十分畅快。王闻达见到了李文强之子李俊才,见他身形高大,谈吐有礼,便提出结为儿女亲家,李文强欣然应允。

王秀兰得知此事后,虽心有不愿,但她是个孝顺的姑娘,想到父亲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便默默放下了对段宏的感情,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几天后,李家下了聘礼,定下了结婚的日子。

婚礼当天,段宏得知心爱的女子要嫁给他人,心中悲痛万分,忍不住前来大闹婚礼。李家的人十分生气,觉得他扫了大家的兴,便让家中青壮年将段宏一顿乱棍殴打,驱赶了出去,婚礼这才得以继续进行。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在婚礼当晚悄然降临。送走宾客后,忙碌了一天的李文强夫妇早早地上床睡觉了。不知过了多久,新房内突然传出打斗声和吵闹声。李文强被惊醒,他急忙起床提灯赶了过去。站在新房门口,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毕竟这是儿子儿媳的圆房之夜,但最终还是敲了敲门。许久,屋内无人回应,他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儿子儿媳倒在血泊之中,不省人事。

李文强悲痛欲绝,赶忙叫来了族中之人,又让族中青年去报了官。衙门的捕头赶到时,李母已经哭成了泪人。捕头查看了尸体,确定是他杀,便询问李文强儿子最近是否与人结仇,家中是否有财物丢失。李文强抹着眼泪说:“我儿李俊才素来与人为善,没有仇人。要说丢了什么,贵重物品都没丢,只是宾客送的一双红蜡烛不应该燃完,却消失不见了。”捕快觉得红蜡烛不值钱,没放在心上,让李文强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线索。这时,李文强突然想起闹婚的段宏,便把事情告诉了捕头。

于是,捕头带人去抓捕段宏。他们在段宏家抓到了正在借酒消愁的段宏,不由分说地将他押到了大牢中审讯。在大牢里,他们质问段宏是不是因为王秀兰嫁给李俊才而心生怨恨,从而杀了这夫妻俩。尽管段宏一直否认,但县令认定他就是凶手,将他判处秋后问斩。

第二年,上头来了一个钦差,名叫张茂,奉旨巡查来到此地。张茂是出了名的好官,断案如神,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然而,他的车队却被一个人当街拦住。拦车之人正是段宏的母亲,段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四处求情却毫无用处,段宏最终还是被砍了脑袋。如今她听闻张茂是个清官,便鼓起勇气拦下了车队。

张茂听了段母讲述的冤情,觉得事情十分蹊跷,便带着段母前往当地县衙。县令出门迎接,听闻张茂要重查此案,虽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同意了,搬出段宏一案的卷宗。张茂看完卷宗,不禁对着县令怒骂道:“混账!证据不明,杀人凶器也没找到,人证物证都没有,你就把人处死了,你眼里还有没有国家的法律。”县令吓得赶紧跪下磕头求饶。张茂表示定要将此事禀明皇上,随后便带着府衙其他人去重新翻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茂在卷宗中看到死者家中仅丢失了一对大红蜡烛,觉得此事怪异至极,杀人不为求财,为何偏偏拿走一对大红蜡烛呢?他叫官兵把李文强带来问话。李文强被带到钦差面前,张茂问他是否记得那对大红蜡烛是何人所赠。李文强回忆道,是村里的李裕所赠,并提到李裕不知从哪发了一笔横财,如今都成了大户。张茂更加奇怪了,既然富贵,为何只送一对蜡烛?于是,他让人去把李裕带来。

李裕来到跟前跪下,听说为了重查李俊才夫妇被杀一案,脸色顿时变得不自然,面对钦差大人的目光,眼神闪躲。张茂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啪”的一声,他一拍惊堂木,质问道:“大胆李裕,我已经掌握了你杀害李俊才夫妇的证据,现在给你个机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然我将你家满门抄斩!”张茂的气势十足,一句满门抄斩把李裕吓得不轻,他真以为钦差大人已经掌握了全部证据,赶忙说道:“大人,我招,我招,请您放过我一家老小吧,都是我一人干的,他们不知情啊。”

张茂见诈出了实情,继续说道:“那你说说你作案的详情吧。”原来,李裕家境贫寒,又爱喝酒赌博。数月前,他在酒店喝酒时,无意间听到两个带着箱子的男子说要给隔壁烟霞县令送礼,箱子里装着一箱子贵重物品。李裕听后,心中动了杀人夺宝的邪念。第二天清晨,两男子继续赶路,李裕跟在他们后面。走到一处山崖时,两人累得不行,打算休息一会儿。李裕趁机蒙上黑面冲了出来,趁着二人还没反应过来,将年轻男子砍翻在地。年长的男子转身逃跑,也被李裕追上连砍数刀,死在了当场。李裕行凶后,将尸体推下山崖,又用土掩盖了山路的血迹,带着箱子回到家中。

到家打开箱子一看,李裕傻眼了,箱中除了几十根大红蜡烛,没有任何贵重物品。他懊恼不已,因为几根蜡烛杀了人,这可是要被砍头的。之后,他把箱子随意扔到床下,跟妻子交待了一声就出门了。他在外躲了一个月,见没什么事,便回到家中。正好赶上李文强儿子结婚,他想起床下的蜡烛,就拿了一对前去祝贺,顺带蹭顿喜酒喝。

酒足饭饱后,李裕回到家中,妻子急忙拉他进屋,告诉他床下的红蜡烛中藏有黄金,是她点蜡烛时发现的。李裕进屋一看,果然是黄金,又想到白天送给李文强家的两根,心疼不已,又害怕之前杀人的事情暴露,便带着刀前去李俊才家。新婚夫妻果然早已经发现了蜡烛中的黄金,李裕十分贪财,不想黄金落入李文强夫妻之手,于是心一狠,冲进屋里杀了两人,拿了蜡烛就跑。

听李裕说完,张茂又发现了新的疑点,蜡烛里面藏黄金送给隔壁烟霞县县令?难道县令收受赃款?于是,他决定展开彻查。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当地有名的富商李德仁的儿子李松在烟霞县调戏良家妇女,企图强抢民女,女人不从,他竟残忍地将其杀害,随后被烟霞县县令押进了大牢。李松身边的小厮急忙给李德仁报信,李德仁知道后,深知烟霞县县令贪财,便派人送黄金给县令,希望他通融一下。县令果然见钱眼开,在收到黄金后,找了个死刑犯代替李松砍了头,然后将李松偷偷放了。

张茂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李松和烟霞县县令缉拿归案。此时,又牵扯出了三个人。原来,在李松被放走的过程中,有个狱卒收了李德仁的好处,帮着县令一起隐瞒此事;还有个师爷,他协助县令伪造文书,将死囚的身份与李松进行了替换;另外,李德仁的管家也参与其中,负责与县令和狱卒沟通联络。

最后,真相大白,李松因为谋杀被判死刑;烟霞县县令因收受赃款、草菅人命被免除官职,摘了官帽;那个狱卒、师爷以及李德仁的管家,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而段宏也恢复了清白,可他却早已不在人世,恢复清白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

喜欢古代奇事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古代奇事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