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观察和注意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时,一个有积极作用的改变正悄然发生,那就是情商的作用。
高情商者往往能有效地察觉出自己的情绪状态,理解情绪所传达的意义,找出某种情绪和心境产生的原因,并对自我情绪做出必要和恰当的调节,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低情商者则因不能及时地认识到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自然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和调节,致使消极情绪如雾一样弥漫心境,久久不退。
6有些东西再好也要放弃
布莱恩先生说:“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就要放弃,哪怕它多么的诱人。”
非洲土著人捕捉狒狒时会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在一个牢固的铁笼子里,放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笼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让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起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这时,人们可以捕获狒狒。
阅读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逃命呢?但审视一下自己,也许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生命如舟,人的一生不能有太多的负载之物,否则生命的小舟就会在抵达彼岸的航途中搁浅,甚至沉没。所以高情商的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不为虚名所累。
杨澜放弃了才有更大的收获
被众人评价为美丽、聪慧、优雅、知性的杨澜在“2007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中名列榜首。在很多人眼中,她就是职业女性的典范,永远优雅,永远出色,永远先行一步。
她在央视主持的四年里一共录了200期《正大综艺》。前200期节目在全国收视率领先,1993年曾达到过22。6%。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两亿人同时收看过她的节目,这也许是奠定杨澜事业基础的最重要砝码。
1994年,杨澜已经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但这远远没有达到她的理想。在她处在最光辉的事业巅峰之时,她选择去美国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而且是全脱产的。国家电视台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如此横下一条心的主持人。
主持成就了杨澜,也正是主持决定了杨澜的命运,为她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同时也是她人生履历中的第一次机遇。
回国后的杨澜于1998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了名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两年后她创办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一年后开始主持《杨澜访谈录》。做访谈节目至今,杨澜已经采访了200多个政界、经济界或文化界的名人。
她现在一半时间做主持,一半时间做管理。事业的转变,对于杨澜来说既是一次磨练,也是一次思想上的进一步升华。从中她找到了别样的乐趣,懂得了如何开发自己的商业头脑,善于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在不断变化着的事物中发现总结新事物,成功的做到了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思想和素质。
杨澜曾获得多项国内外企业和传媒方面的荣誉。其中包括2001年度海内外十位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及2002年“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等称号。她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现任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并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中担任理事。
情商课:
试想,如果当时杨澜没有放弃在央视的工作,而选择继续留守她的栏目,相信她也会有所成就,但肯定的是不会有如今的璀璨。
生活之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学会放弃之道,不愉快的事情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的新生,成功的光环也将再度发出耀眼的光辉。
7你的潜能被挖掘了吗?
布莱恩先生这节要给四个青年讲的是潜能。他说:“人的潜能主要是指心理能量、大脑潜力。事实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的身体潜能存在一个限度;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潜能却是无法想象其极限的。”
人的潜能另一种表现是精神力量。人们在选择控制自己的情感和与人交流思想感情方面也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利用。这种潜能可以从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的理解中显示出来。因为人的言谈举止、交际水平和心律、血压、消化器官以及脑电波都可以受到精神力量的控制和影响,比如有的人不幸患了不治之症,身离黄泉路不远,但一旦心态积极、精神振作,决心与病魔作斗争,专注于与自己信念和价值观符合的事,最后竞创造出奇迹。正因为这类事例世界各国都有,并有案可查,科学家们正在预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体有能力使自身再生。这不是指医学手段的新发展,在人体内更换各种零件的技术,而是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
思索得真知
爱因斯坦从小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直到四五岁时,还不大会说话,以至于父母怀疑他是一个低能儿,请来医生诊断。为了激发他的求知欲,父亲还给他买了一件特殊玩具:指南针。他在玩这个玩具时,非常好奇,究竟有什么力量在起作用?据说,这个“奇迹”激发他以孩子最天真的方式去提出问题,30年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导致宇宙结构观上的革命。
在他的《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曾提到: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
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尼尔斯·玻尔是两次改变了世界的大物理学家。玻尔3岁时,就能向爸爸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甚至在父亲的鼓励下,还修理过出了毛病的自行车。当时,他三下五除二把自行车拆了,却装不上去了,一下子慌了手脚。不过玻尔还是静下心来,仔细把零件又研究了一遍,最后终于把车子重新装配好。为此,父亲还专门摆了一桌庆功酒宴。
尼尔斯·玻尔的父亲为了使玻尔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常常故意编织出种种科学研究的课题来,让孩子思考和作答。孩子往往是好胜的,他们在父母面前不甘示弱,因此,他经常和父亲发生争执和讨论。
有一次,父子之间辩论关于水的张力问题。这对父亲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难题,可玻尔却有许多个“为什么”。最后,父子达成协议,由孩子到父亲的实验室做实验,至于那些仪器,由玻尔自己制作,父亲只担任制作仪器和实验的“顾问”。孩子兴致勃勃,最后实验成功。后来,玻尔在学校如法炮制,获得了学校发给的金质奖章。
情商课:
很多人总是以为自己天生就笨,比不上人家,所以就自暴自弃。诚然,智商的高低是影响一个人事业的重要因素,但比这更严重的是,很多人缺乏对自己的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能力究竟怎样,自己究竟能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很多人对此问题是一无所知的。贵在“自知”,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就像挖掘一个无穷尽的金矿一样,然后,你才能自信地奔向成功。
8你有意识地抉择了吗?
“在事业生涯之初或者遭遇职业困境的时候,你的个人选择余地非常的狭小,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决定,但是有志者面对挑战自有千方百计,这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在起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积极暗示中形成的,那么如何才能获取积极的自我意识,又如何驾驭自我意识呢?”
约翰说:“布莱恩先生,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校园里就应该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也让我们有一定的目标,对吗,布莱恩先生?
布莱恩先生说:“这是我这节要讲给你们四个青年的内容,还是先来听听下面的一个故事。”
保持持之以恒的自我意识
美国费城有几个高中毕业生因为没钱上大学,只好请求仰慕已久的康奈尔牧师教他们读书,康奈尔牧师答应教他们,但他又想到还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要是能为他们办一所大学那该多好啊?这是一个好念头,一种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在这种意识的激励下,他辛苦奔波了5年,连1000美元也没筹募到。而当时办一所大学大约需要投资150万美元。他意识到,自己的打算不过是异想天开!这一天他情绪低落地走向教堂,发现路边的草坪上有成片的草枯黄歪倒,很不像样。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处的草好呢?”
园丁回答说:“你看这里的草长得不好,是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处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常常是看到别人的美丽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己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