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提高情商的书籍在线阅读 > 第10课 自信人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页)

第10课 自信人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页)

“自信的人,会抓住机遇,挑战自己,从而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自信的人成功的几率很大。约翰,我认为你的不聪明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很成功的。”卡卡说。

“在前面几堂课上,我多次提到,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心中有阳光,就能怀着喜悦的心情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满怀信心地去做,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用自信战胜自身不利条件,这样的人谱写出来的人生必定辉煌。”

聋哑人的艺术生涯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望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一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到来了。

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小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演员,一阵风似地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可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

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在她出生18个月时,一次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说话的能力。但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8岁时加入伊利诺州儿童剧院。9岁时就登台表演。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扮演聋哑角色。

但由于她的残疾,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幸运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改变了玛莉的人生。玛莉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她珍惜每一次演出,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她用了半年的时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都没有找到中意的。最后,她在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中发现饰演次要角色的玛莉·马特琳的高超演技,决定立即启用她担任女主角。

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最终一举折桂,从而成为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以来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

玛莉·马特琳说:“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不管我们的身体条件如何,只要有一颗健全的心,全力以赴,锲而不舍,都会得到命运的垂青,成为生活的主角,赢得辉煌的未来。

情商课:

布莱恩先生依旧总结道:“玛莉·马特琳这个聋哑女孩,正是因为在苦难面前不堕落,执着追求自己的事业,在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条件下,依然不退缩,勇于自我挑战,用信心打造一个真正的表演者。”

4自卑是可以摆脱的

约翰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青年,心中不免时常有一份自卑感,于是他问布莱恩先生:“尊敬的布莱恩先生,您认为自卑的心理能摆拖吗?如果可以的话,又该如何摆脱呢?”

布莱恩先生回到道:“年轻人,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实际上,这是情商不高的一种表现。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卑的情绪,但如果一味任其发展,主宰了我们的情绪,那后果将是很惨败的。”

不要让自卑主宰你的情绪

他从一个仅有3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市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同学,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出生于小城市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有见过世面,容易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得他一个学期都没有勇气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至于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卑的阴影笼罩着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每次与他人合影,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自卑的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在大学的大部分时光中,她也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的。因为她比别的女孩胖,身材不好。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不美观。

她平时不敢穿裙子,不敢在体育课上运动。大学结束的时候,她险些不能毕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体育成绩达不到毕业的分数。老师对她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最终还是没有跑。

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显得非常的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后面。为了考试及格,老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一次曾经播出的电视节目里,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这样自卑的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之后,人生也从此改变了。他们开始相互欣赏,互相砥砺,积极地挖掘自己的长处。若干年后,他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之一,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她也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之一,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女主持人。

情商课:

听到这里,约翰豁然,原来他们也会自卑。原来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

一味地自卑可能把我们推向失败的无尽深渊,其实更多的时候,自卑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它们可能来自于我们对自身优势的忽视。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看看自身的优势呢?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宝石

关于信心,布莱恩先生继续讲到:

“信心比何以物质都要显得重要,在很多成功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自信心的驱动下,会他们这些人受益非浅,是因为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失败的时候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最终获得成功。”

“正如英国的罗伯特·希里尔所说的:‘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都会瘫痪。’”卡卡说道。

“信心不仅能使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成为巨富,甚至使一个演员在风云变幻的政坛上大获成功。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是有幸掌握这个诀窍的人物之一。”布莱恩先生说。

里根的身份转变离不开自信

罗纳德·里根从电台体育播音员到好莱坞电影明星,整个青年到中年的岁月都陷在文艺圈内,对于从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这一现实,几乎成为里根涉足政坛的一大拦路虎。然而,当共和党内保守派和一些富豪竭力怂恿他竞选加州州长时,里根毅然决定放弃大半辈子赖以为生的影视职业,鼓起勇气开辟人生的新领域。

有两件事情对于里根的竞选影响颇大。

一是他受聘担任通用电气公司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为办好电视节目,改变普遍存在的生产情绪低落的状况,里根不得不用心良苦,花大量时间蹲守在各个分厂,同工人和管理人员广泛接触。这使得他有大量机会认识社会各界人士,全面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人们什么话都对他说,从工厂生产、职工收入、社会福利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税收政策等。里根把这些话题吸收消化后,并通过节目主持人身份反映出来,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