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蚕月指的是几月 > 第一章(第3页)

第一章(第3页)

妻子从确诊到咽气仅仅两个月零七天,当护士用白色床单轻轻地掩住妻子全身的时候,他除了锥心的痛,还有一丝手足无措的张皇——他不知道没有妻子的家还叫不叫家,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他该何去何从。

而在这个时候,县委县政府急需给出合理的方案安置那些留在江城天天上访的氮肥厂工人。方文贺有一个在经委当主任的学妹何立秋向县委大力举荐了他。

何立秋比他小七八岁,与他毕业于同一所大专院校,是他的初恋何立夏的妹妹。何立夏在与他订婚的前夕意外遭遇车祸去省下一笔;第三,氮肥厂的布局规模建缫丝厂显然小了点,但旁边有废弃的砖瓦厂和荒地,我们再征用四五亩完全没有问题。”

何立秋的分析让柯书记和方文贺都为之一振。柯书记当即叫来秘书,要将何立秋的建议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这次的三人会谈,方文贺没有说几句话。但是无论是柯书记的雷厉风行,还是何立秋敏锐的思维、超群的智慧,都令他又激动又佩服。本来,方文贺对何立秋不顾他的丧妻之痛替他擅作主张还有微词,现在一看,何立秋确实是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值得他方文贺敬佩并视为伯乐。他当即对柯书记表态:“虽然我没有办厂经验,但我愿意接受组织安排,留下来筹建缫丝厂。”

“好!”柯书记拍着他的肩膀高兴地说,“就等你这句话!

经验是慢慢积累的,我给你两年时间,两年之后希望你能让我看到咱们江城的缫丝厂投产!”

如今,方文贺再回忆起这些,不免感慨自己当时的热血澎湃,豪气冲云天。有骄傲,有勇气,同时又感到现在的力不从心。

不过,想到柯书记,方文贺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他想了半晌才记起,一周前何立秋就告诉他,柯书记即将离开江城到地区经委赴任。于情于理,他都得赶在柯书记离任前再去汇报一次缫丝厂目前的建设进展。

也不知柯书记是不是已经离开,他心里直打鼓。

2.扶上马,送一程

方文贺按照何立秋给的地址,找到了县委书记柯万屹隐藏在老街巷道深处的家。

他看了一眼面前正襟危坐的何立秋和方文贺,欲言又止。

“财政困难?”何立秋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判断。

柯书记点头微笑。

“还是你女子灵醒啊!我们估算了一下,只能拿出三百多万。建厂地可以选择在县城周边。只是我们都要想想,用这点钱能不能建成一个上规模的缫丝厂?”说着,柯书记再次看了看方文贺,“这可关系到你们氮肥厂现在这批工人的后半辈子。”

柯书记是湖北襄阳人,中等个子,相貌自带几分书卷气,穿一件洗得变色的深灰色衬衣,操一口浓浓的湖北普通话。听说当年中专毕业之后分配到陕西安康,十年前从市农业局局长的位子调到江城县,从副县长一路干到县委书记,算是从基层一步步提拔起来的干部。在江城老百姓中间,关于这位柯书记时常下到田间地头、亲自主抓农桑的传闻很多,方文贺对此也是有所耳闻的。

现在,方文贺从柯书记眼里看到了这位平易近人的一把手对他的期待。但按最简单的盘算,置地、建厂房、采购设备和建筑原材料,要想建规模较大的厂子,这三百多万显然不够。一时之间,他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

何立秋倒是马上联想到方文贺他们氮肥厂刚刚迁走的地盘:“柯书记,如果新建缫丝厂三百多万肯定不够。但是,如果将现成的场地和厂房进行改造扩建,省去一大半征地钱,我看还是可以的。”

“哦?”柯书记眼睛一亮,“说说看!”

何立秋说:“第一,氮肥厂后期一处理干净,厂房空出来了,咱们旧瓶装新酒,建厂用地的钱省下一大笔;第二,厂房虽然不够但有两栋,宿舍楼也还可以用,不够再扩建两栋,这又能们自己厂里也要派人去盯。从长远来说,蚕丝质量取决于蚕茧质量,而蚕茧的质量好坏和是否丰收还得靠蚕农。我多次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我们要认识到‘一手抓桑一手抓粮’是帮助农民致富的捷径,但每位领导对蚕桑认识的广度深度不同。同样,也没法要求每一个人都用改革开放的眼光准确把握形势,看清建立产供销产业链对江城县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我在,我当然要全力以赴,让大家看到咱们江城县桑林满山坡的喜人景象。

我调走了,这个愿望就只能留待新上任的县委领导来实现了。还有一点你要记住,你作为企业负责人,年在扶持种桑养蚕上,要主张投入。兴桑养蚕和缫丝,兴的是地方经济,也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一种最快途径啊!”

柯万屹其实比方文贺大不了几岁。早在几年前,方文贺就听说这位县委书记在抓兴桑养蚕方面很有一套。那时候农村已经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按说地里种啥得农民自己当家,但偏偏当时有人认为兴桑养蚕耽误种粮,还是多种粮食解决温饱更重要。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兴桑养蚕是在犯路线错误。这些言论一传开,很多胆小怕事的蚕农连夜将栽了几年的桑树连根挖掉。据说这位柯书记知道后,不但要求县蚕技站积极普及推广扦插育苗技术,推广蚕桑优良品种,还立即出台了巩固发展蚕桑生产的规定。方文贺虽在氮肥厂工作,但这些传闻在街头巷尾听得多了,当时他还纳闷,怎么一个堂堂县委书记对蚕桑这么上心!现在看来,是自己格局小了。方文贺面对面听了柯万屹的一番言论,犹如醍醐灌顶。

柯万屹并不知道方文贺心里的百转千回,他满是希望地走到方文贺身旁坐下,认真地说:“对你,我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资金的事,你和立秋商量如何做计划,争取县财政的支持。原材料这是一个不起眼的老四合院,砖房,瓦屋,小小的天井里,放着两口养着睡莲的大瓦缸和几盆山里移栽的兰草。

屋檐下吊着的鸟笼里有一只画眉,方文贺一进门,鸟儿就开始扑腾翅膀,使劲地叫唤。柯万屹像是刚洗完脚,卷着裤腿趿拉着拖鞋开门倒水,见到方文贺有点意外。迎进屋,立马喊夫人泡茶。

客厅靠墙的木桌上,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新闻联播》刚刚开始。

“打扰您了,柯书记。”方文贺讷讷的,有点局促不安。

柯万屹一摆手,笑道:“你来得正合适!来送我的几个老伙计刚刚走。我还跟立秋说呢,走之前一定要见见你。虽然要走了,但是,我撂给你那么重个担子,不能说不管就不管了……”

见柯书记这样亲切,方文贺眼睛突然湿润。“书记,您这样器重我,这样惦记建设缫丝厂的事,我嘴笨,倒不知道该说啥了呢!”

“哼,我就没见你嘴皮子溜过!你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这一点,你得跟立秋学。”柯万屹笑了,问道,“眼下,缫丝厂是个什么情况?你把当前的问题说说。”

方文贺就把原计划近期试投产的事说了,还有面临的配套设施还没完工,技术不成熟,原材料储备不足,项目资金缺口大等一系列问题。

“重点还是原材料和资金吧?”

方文贺点点头。

柯万屹语重心长地说:“眼下,首先是收购蚕茧的资金要到位,将全县秋茧悉数收回储备,不得外流。这件事回头我跟林业局、计划局、工商局和各乡镇打招呼,供销社发挥主导作用,你到县委书记柯万屹总结讲话的时候,前面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了。

柯万屹的话极为煽情,他说:“很多人已经知道,我即将到新岗位赴任。但是很对不住啊,在临走前,我还要给大家压担子。看到发的桑剪,大家想必明白,我要讲的,就是蚕业生产。

蚕业在我国有近五千年历史,它刚好又是我们江城的资源优势,是商品生产优势,同时也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这就是为什么江城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换了三任县委书记都有一个共识,要把蚕桑生产当作本县多种经营的龙头产业,一届接着一届抓。早先,我们推进了‘三三制’养蚕布局,在桑树采用冬春伐的前提下,全年养三批次蚕,每次养的量占全年的三分之一。这种蚕桑生产布局形式,既缩短了全年养蚕周期,又充分利用夏季桑叶生长旺、叶质好的特点,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眼下,我们要加强桑园管理和芽接改良,扩大桑园面积。按照地委、行署的规划,我们县要在今年二十五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九九〇年的三十五万亩。蚕茧争取突破两百万公斤,将来再到五百万公斤。目标是宏伟的,但我们努努力是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的。我们争取用自己的蚕茧做最好的原材料,把江城缫丝厂扶持起来。我们的初衷是蚕农能把茧子卖个好价钱,卖了茧都能给老人孩子买得起肉,最终让我们县的经济税收因为有了缫丝厂而迅速提升。所以今天,我给每位领导干部发了一把剪刀,组织部把人分片划区进行包干,下乡去推广和普及养蚕兴桑先进技术,要桑叶增产,要蚕茧提高等级质量。扩建桑园面积,改良桑树品种,扦插也好,栽苗也罢,缺技术了你们就去找技术好的同志传帮带,缺桑枝了就去桑树多的村子找!蚕桑起来了,蚕茧质量上去了,将来缫丝厂上马了,今天在座的都是江城县的功臣!我相信,我的这个主张,凡是热爱农民群众、热爱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能够理解。凡是愿必须保证,一上生产线就不能随便停产。如果时间不合适,就缓一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还有一周才去报到,后天,我让人筹备个会,到时候你参加,我再唱一次白脸,为咱们江城县的蚕桑产业以及未来的缫丝产业抡上一鞭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